截止目前,小鹏G7订单海报没有二次更新,连发布后24h、48h的战报也没有。而另

寒凝看汽车啦 2025-07-24 16:09:12

截止目前,小鹏G7订单海报没有二次更新,

连发布后24h、48h的战报也没有。

而另一厢,小米正在经历退订风波。

雷军那一句劝含金量还在拔高:“交付要等很久的,建议买其它车”。

G7上市当晚媒体群访前,何小鹏发布会下台后赶紧瞄了一眼数据。

虽然这个数字(上市价格公布后的九分钟达成10000台订单),

他觉得这样的成绩已经超出预期。

但是有了YU7超二十万订单映衬下,

这惊喜成绩却显得无力与苍白。

不考虑小米这个神级参照物,

小鹏其实已经完成了自己预期中的目标。

小米YU7与小鹏G7,

作为同级且两者都各持一长板的一对竞品,

单以目前成绩来看,

这样的结果落差,已经是雷军枪口抬高一寸,小鹏倒逼自己的定价。

上市当晚媒体群访,何小鹏状态显然是轻松愉悦的。

按照他情绪直抒的性子,这不像演的。

显然,一切的结果都在自己脑海里推演过,并都显现了。

小鹏G7主打智能舒适;

小米YU7主打颜值情绪;

何小鹏当晚说了一个跟自己品牌几乎没交集的词:

“情绪”。

而能支撑“情绪”一词便是品牌叙事能力。

如早期瞄着特斯拉说“打得它找不到东”挑战者的人设,

到现在不得不承认Model 3是五年以来长盛不衰的单车王(群访时聊到对手)。

虽然没完全取得全面胜利(包括销量维度),

但在智驾仅限在中国区的实际成绩已然沉淀成口碑。

不求全赢,只求赢一点,

已领先于仍处于对特斯拉口嗨的其它车企。

在杰兰路最近一项用户调研中,

受访者对自己熟悉品牌中标签词选择中,

小鹏被赋予“年轻”;

而小米被赋予“运动”“时尚”“个性”。

验证这项调研结果吻合度参考,

其它品牌为例,

特斯拉被认为“纯粹”“简约”“科技”“操控”;

理想被认为“成熟”“温馨”“舒适”;

蔚来被认为“愉悦”“精致”

比亚迪被认为“可靠”“务实”

“年轻”是消费者的印象,

也是小鹏最近一年成交均价朝下的写实。

面对大家认为小鹏已经在走性价比路线的观点。

何小鹏坚定地否认了,

他认为的逻辑大致是,

卖得便宜并不是说明只是值这个价,

而是同样的预算,大家有产品力更强的选择。

而目前看来,

这一路径给了小鹏极大的信心,

预告了今年年度第二季度财报会展现更强劲经营账面数据。

与G9上市对消费市场对智能是否买单的预判有出入,

认为G7会有相当大比例的人选择Ultra版(事实上超60%选择此版本),

而Ultra版本的热销,直接与自研图灵芯片强相关,

关于产能这一点,有个细节能体现,

Ultra版本用了三块图灵芯片(智驾占两块,车机占一块),

而交付时会涉及到有一块图灵芯片需要通过后装补全,

这意味着能为三分之一产能预留出时间差。

针对这一点,产品经理Nick没有正面回答,

而是表达开发时已经预留了后装的便利性,

并且后装耗时很短,一个月能完成大几千的后装能力。

何小鹏补充说产能并不是最大的问题,

芯片硬件没大家想象中那么难产,

而由芯片延伸出来的大量软件问题,

是目前需要攻克的难点。我和汽车的日常小鹏g7售价19.58万元起

0 阅读:0
寒凝看汽车啦

寒凝看汽车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