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常隆基在干活,一个头颅朝着他飞来,吓得他一屁股坐在地上,而始作俑者却哈哈大笑,常隆基看着在一旁笑个不停的日本兵,他选择了忍气吞声,但是不久之后,他便报仇了!
常隆基,1919年出生在吉林省一个偏远村庄,父母靠种地为生,日子清贫但安稳。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占领东北,1931年,12岁的常隆基亲眼看着父母在日军扫荡中丧生,村庄被烧成废墟。姑姑冒死将他带走,靠织布养活他,艰难的日子让他早早学会了咬牙坚持。17岁,他经姑姑介绍娶了邻村的姑娘,婚后两人种田织布,生活虽苦却有盼头。可惜好景不长,1939年,日军再次扫荡,妻子被日军施暴后撞墙自尽,常隆基的世界彻底崩塌。 被强征为劳工后,常隆基被送往日军劳工营,每天搬运石块、挖掘战壕,稍有懈怠就挨鞭子。日军看他身强体壮但沉默寡言,觉得他是个硬骨头,经常故意羞辱他,想逼他彻底屈服。1942年某天,他在挖战壕时,一颗血淋淋的人头被日军扔到他脚边,伴着刺耳的笑声,他吓得跌坐在地。日军以此取乐,嘲笑他的狼狈,试图击垮他的意志。常隆基表面低头,装出顺从的样子,点头哈腰,主动干脏活累活,让日军放松警惕。
其他劳工不明真相,误以为他背叛同胞,私下骂他没骨气,甚至孤立他,有人朝他吐口水,有人撞他肩膀。常隆基默默承受这一切,暗中观察日军的动向,记住军官的习惯和营地的布局。他发现军械库的卫兵深夜常打盹,便偷偷藏了一把手枪,藏在破棉衣里,夜深人静时擦拭枪身,检查弹药,等待机会。日军以为他已被驯服,开始让他干些贴近核心的活,比如清理马厩、喂养军马,这给了他更多接近高层的可能。 1942年秋,日本军方高层楠木实隆来东北视察,带着一大群随从,气势汹汹。常隆基一眼看出他身份不凡,决定拿他开刀。他主动请缨当马夫,负责牵引楠木实隆的坐骑。日军见他平日恭顺,同意了他的请求,以为他彻底归顺。视察那天,常隆基牵着马,带着楠木实隆走向一处山坡。他借口地势陡峭,建议楠木实隆下马步行。楠木实隆不耐烦,跳下马后指着常隆基破口大骂,态度嚣张。 常隆基瞅准时机,趁楠木实隆转身,猛地冲上前,狠狠扇了他一耳光,紧接着掏出手枪,朝楠木实隆头部连开数枪。楠木实隆当场倒地,血流一地。
常隆基翻身上马,策马狂奔,试图逃离现场。日军迅速组织追捕,喊声和马蹄声在身后响起。他驱马冲过芦苇地,子弹擦过肩膀,带起一阵刺痛。最终,他在松花江边被日军围住,枪声四起,子弹穿透他的身体,他倒在芦苇丛中,鲜血染红了江边的泥土。那年,他才22岁。 常隆基的故事,是无数普通中国人在抗战中用生命书写的篇章。他不是英雄,没有光环,只是一个被逼到绝路的农民。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常隆基的遭遇不是个例,日军在东北的暴行罄竹难书。据史料记载,日本关东军在占领东北后,实施“三光”政策,烧杀抢掠无恶不作。1931年至1945年间,无数村庄被毁,平民被屠杀,妇女被凌辱,劳工被征召到死亡率极高的工地。常隆基的父母死于扫荡,妻子不堪受辱自尽,这些都是日军暴行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