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大仇,泰国直接动用集束弹,1500个柬埔寨家庭啊。7月25日,泰柬边境冲突持续升级,柬埔寨方面指控泰国在冲突中使用了集束弹药,打击区域正是柬埔寨北部奥多棉芷省的交火前线。
泰柬两国边境争端由来已久,主要围绕普雷亚维希尔寺周边土地展开。这座建于11世纪的古迹,坐落于丹格雷克山脉悬崖之上,周围丛林密布,村民世代依赖稻田和森林维生。早在法国殖民时期,1904年和1907年的边界条约沿山脉分水岭划定界线,但地图偏差导致分歧持久存在。1962年,国际法院裁定寺庙归属柬埔寨,泰国虽撤军,却对周边土地主张未变。这种历史遗留问题像一根刺,扎在两国关系中,随时可能引发摩擦。进入2025年,局势逐步恶化。 5月28日,一次小规模交火导致柬埔寨士兵丧生,泰国军方调动坦克推进边境,柬埔寨加强防御工事。外交层面,泰国召回驻柬大使,柬埔寨降低交往级别,大使馆警卫增多,车辆进出受限。两国媒体报道加剧紧张,村民开始囤积粮食,学校临时关闭。 7月23日,泰国士兵踩上地雷,五人受伤,泰国指责柬埔寨新埋雷区,柬埔寨否认,称系旧时遗留。次日,边境哨所士兵持枪对峙,空气中火药味浓重。这些事件从外交僵局转向军事对抗,暴露历史问题的脆弱性。 冲突根源不止于土地,还涉及国内政治压力。泰国总理帕东坦·希纳瓦特因5月事件中电话外交被指过于谦让,引发国内不满,导致她被暂停职务,政府内部不稳加剧边境强硬姿态。柬埔寨方面,前总理洪森影响力巨大,其儿子洪马内特上台后,面对泰国动作,需展示坚定以巩固支持。 经济因素也推波助澜,两国共享长达800多公里的边境线,贸易额巨大,边境关闭导致损失数亿美元,影响当地农民和商人生计。国际社会关注渐增,美国作为泰国盟友呼吁克制,中国与两国均有密切投资,试图调解但效果有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担忧寺庙安全,该遗址作为世界遗产,任何损坏都违背国际公约。冲突升级前,双方曾通过东盟机制对话,但互信缺失让谈判屡屡搁浅。历史经验显示,2011年类似冲突造成20多人死亡,数万民众流离,此次事件若不及时遏制,后果更严重。 7月24日清晨,泰国素林省边境巡逻队推进塔穆恩托姆寺附近,突然枪声响起,柬埔寨部队从丛林开火,泰国士兵回击。泰国指挥部下令调动F-16战机,低空投下炸弹,地面爆炸声回荡。 柬埔寨国防部发言人称,泰国使用集束弹,这些武器在空中散布无数子弹药,落在奥多棉芷省前线区域,覆盖村落周边田地。泰国军方承认使用此类武器,称针对军事目标,以精确打击,但柬埔寨官员指出打击区包括平民区,子弹药残留威胁长期存在。 冲突扩展到普雷亚维希尔寺附近,泰国炮兵发射炮弹穿越边境,击中柬埔寨阵地。柬埔寨部队反击,使用BM-21火箭发射器,火箭飞向泰国侧,爆炸后碎片散布。泰国代理总理普坦·维查亚猜在记者会上强调行动保卫主权,指责柬埔寨先开火。柬埔寨总理洪马内特通过社交媒体回应,谴责泰国侵犯。 在素林省医院附近,炮弹落地,医护转移伤员。泰国卫生部长宋萨克·特普苏廷报告,11名平民和1名士兵丧生,包括一名8岁男孩。柬埔寨侧,奥多棉芷省官员组织撤离,约1500户家庭逃离,卡车载满家庭驶向后方庇护所。国际人权组织如人权观察记录现场,未爆子弹药散落草丛,对儿童构成隐患。集束弹的特性在于大量未爆子弹长期残留地面,对平民威胁极大,全球百余国签署公约禁止使用,尽管泰国未加入。 冲突持续,泰国部署更多F-16,柬埔寨挖掘壕沟。边境道路上,村民列队撤离。泰国境内,超过13万人流离,学校大门紧锁。柬埔寨文化部指责泰国轰炸损坏普雷亚维希尔寺,古墙裂缝扩大。这些细节揭示战争对遗产和生计的破坏。泰国军方辩称集束弹无长期影响,但专家指出子弹药故障率高,残留可达数十年,影响农业和儿童安全。柬埔寨谴责此举为战争罪,呼吁国际调查。冲突从塔穆恩托姆寺扩展到多点,泰国关闭边境检查站,贸易中断加剧经济压力。双方伤亡数字攀升,泰国报告16人死亡,多为平民,柬埔寨未公布确切数据,但表示有士兵阵亡。 泰国军方强调比例原则,但集束弹的非选择性打击违背人道主义规范。柬埔寨向联合国递交信件,要求评估武器使用。这场冲突凸显东南亚地缘政治脆弱,东盟调解作用有限,中国和美国试图介入,但双方立场强硬。
这场边境冲突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或许你的观点能激发更多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