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杨得志下乡看望老战友,却发现老战友生病却没钱治,县委见他生气,急忙解

南风意史册 2025-07-29 11:14:29

1973年,杨得志下乡看望老战友,却发现老战友生病却没钱治,县委见他生气,急忙解释:“他是特务,不治也罢,不用管他!”   “要不是杨司令,我死了都没人知道我是谁。”晚年的侯礼祥常常念叨这句话。想起当年杨司令不惜一切地帮助自己那些画面,仿佛就发生在眼前。   “老侯,你怎么落到这步田地?”彼时,时任武汉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将军站在湖北江陵县一处破败的泥屋前,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屋内,他长征时期的老战友侯礼祥虚弱地躺在草席上,面色蜡黄,咳嗽不止。   “县里说我是特务,连药都不给开。”侯礼祥的声音很轻,却像刀子一样扎在杨得志心上。杨得志当即找来当地县委干部质问,这位开国上将当场拍桌怒斥道:“他当年背着我在腊子口突围的时候,你们在哪?”   得到的回答却让他勃然大怒:“首长,我们怀疑他是潜伏特务,所以没有给予照顾。”这句话彻底点燃了这位开国上将的怒火,他猛地拍案而起:“放屁!这是我亲眼看着冲锋陷阵的战友,你们就这样对待革命功臣?”   侯礼祥的故事要从1939年说起。那年他在战斗中身负重伤,被组织安排回湖北江陵养伤,同时潜伏敌后开展工作。为掩护身份,他化名侯文彬打入国民党内部,甚至当上了联保主任。   这段经历在建国后成了他的原罪,由于身份证明材料遗失,加上曾经为国民党做事的履历,他被扣上特务的帽子,三十年来受尽冷眼。   “你们查过档案吗?问过当年一起打仗的人吗?”杨得志的质问让县委干部哑口无言。他立即联系了杨勇、叶剑英等老战友联名作证,并亲自给湖北省委写信。在开国上将的坚持下,江陵县重新调阅档案,最终确认了侯礼祥的红军身份。1975年,这位蒙冤多年的老战士终于领到了属于他的红军补助证。   “我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拿到恢复身份的证明时,侯礼祥老泪纵横。而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县委专门为他建了新房子,每月发放补助,还派医生定期上门诊治。这一切,都源于杨得志那句掷地有声的话:“不能让流血流汗的人,再流泪了。”   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平反的故事。侯礼祥的遭遇提醒我们:对待历史要实事求是,对待功臣要问心无愧。站在新时代回望,我们不禁思考:还有多少无名英雄被历史尘埃掩盖?最好的纪念,不仅是还原真相,更是让尊崇英雄成为全社会的自觉。          信息来源: 江陵兰台网|江陵县档案馆《失踪的红军团长》   文|何夕 编辑|南风意史

0 阅读:87
南风意史册

南风意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