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存力调度平台落地,AI算力体系迎来协同与集约化拐点 日前,OpenAI与Oracle达成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云服务合同,引发科技圈热议。与此同时,本周在上海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中国移动与曙光存储联合启动了全国首个“智能存力调度平台”应用,两大事件虽远隔重洋,背后逻辑却颇为一致:全球范围内对基础数据管理能力的重塑与争夺,正在凸显数据管理能力在AI时代的核心战略价值。 过去,数据存储常被认为是AI的辅助资源。但随着大模型规模快速扩大,训练与推理过程对数据调用的频率和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存储模式无法满足大规模数据高频次、高精度的访问需求。正如曙光存储总裁何振在采访中指出的,现有数据中心普遍存在“数据孤岛”和“存储系统不兼容”的问题,这使得数据流动效率低,制约了AI技术的应用。 中国移动与曙光的这一平台,正是对这些痛点的技术回应。平台能够将不同地区、不同厂商的存储设备统一纳管,并通过智能算法进行资源优化。例如,它能根据访问频次自动调整数据热度等级,从而降低存储成本、提升调用效率。 此外,平台在兼容性与自主可控方面也作了技术加固:平台核心自研,同时可兼容全球8种主流AI芯片,增强了系统的通用性与韧性。这一点在当前国际技术竞争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从行业视角来看,这不是一个单点技术的突破,而是AI基础设施从“硬件堆叠”向“系统协同”演进的标志。特别是在“东数西算”等国家战略持续推进的当下,如何让存储更灵活、数据更流动,将是影响算力网络效能的关键一环。
首个存力调度平台落地,AI算力体系迎来协同与集约化拐点 日前,OpenAI与O
白呀白侃科技
2025-07-29 11:15:13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