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位里,客有四不请,请人吃饭,哪怕关系再好,也不要叫这4种人:1、名声不好的人;2、话多嘴松的人;3、专找事人;4、两面三刀的
前两天我们科室一个同事过生日,本来想请几个关系好的同事一起聚聚。结果请错了人,差点把自己给坑了。
那天晚上,我叫了五六个人,其中有个平时看起来挺热情的老张。这家伙一到饭桌上就开始各种抱怨,说领导偏心,说某某同事拍马屁,说单位福利不好。关键是声音还特别大,旁边几桌都能听见。
更要命的是,他还把上次领导私下跟他说的一些话给抖搂出来了,什么年底考核要调整啊,某个项目可能要黄啊,说得跟真的似的。
后来散场的时候,好几个同事私下跟我说,以后这种聚会最好别叫老张了。我这才意识到,请客吃饭看似简单,其实门道挺深的。选错了人,不但影响聚会气氛,还可能给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这位读者的经历很有代表性。在单位里,请客吃饭是维护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但请什么人、不请什么人,里面的学问可大了。选对了人,大家开开心心,关系更进一步;选错了人,轻则尴尬收场,重则惹上麻烦。
名声不好的人,坚决不能请
什么叫名声不好?就是在单位里口碑很差,大家都知道这个人有问题的。比如经常传播小道消息的,工作态度恶劣的,或者人品有问题的。
我以前遇到过一个案例。有个部门主管请客,叫了一个平时就爱占小便宜的同事。结果这家伙不但在饭桌上各种挑剔,嫌菜不好、酒不够档次,走的时候还顺手把餐厅的纸巾和牙签装了一包带走。当时在场的其他同事都看得很尴尬,主管的面子也丢光了。
更严重的是,如果你经常跟这种人一起出入,别人会觉得你们是一类人。在单位里,名声这东西是会传染的。你跟什么人走得近,大家就会把你归到什么类别里。领导选人用人的时候,也会考虑这些因素。
话多嘴松的人,绝对不能请
这种人就是天生的”大喇叭”,什么事都藏不住。你今天跟他说的话,明天整个单位都知道了。
我记得有个朋友,当时正在考虑跳槽,就跟一个自认为关系不错的同事透露了一点风声。结果这家伙转头就去跟领导汇报了,说是”关心集体”。我朋友还没来得及递辞职报告,就被领导叫去谈话了,搞得很被动。
在饭桌上,酒过三巡,大家容易说一些平时不会说的话。如果有个嘴松的人在场,你就得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言辞。这样的聚会还有什么意思?大家都放不开,气氛自然就差了。
专找事的人,千万别请
每个单位都有那么一两个特别爱找事的人。不管什么场合,他们总能找到话题来制造矛盾。要么是挑拨同事之间的关系,要么是故意制造争论。
我见过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某个科室聚餐,有个平时就爱找茬的同事,硬是要在饭桌上讨论谁的工资高谁的工资低,谁得到了提拔谁还在原地踏步。本来大家开开心心的聚会,结果搞得剑拔弩张,最后不欢而散。
这种人的逻辑很简单:我不爽,大家都别想爽。他们就是喜欢在和谐的氛围里制造不和谐,在快乐的场合里制造不快乐。你请了这种人,就等于给自己的聚会埋了个定时炸弹。
两面三刀的人,最危险
这种人是最可怕的,因为你很难一眼看出来。他们表面上跟你关系很好,背地里却可能在搞小动作。
我之前就遇到过这样一个人。平时跟我关系看起来不错,经常一起吃饭聊天。有一次我请客,也叫上了他。结果在聚会上,我无意中提到了对某个项目的一些看法,也表达了一些对领导决策的
没想到第二天,领导就找我谈话了,说有人反映我对项目有不同意见。当时我就明白了,肯定是那个两面三刀的家伙告的密。从那以后,我对这种人敬而远之。
那么,应该请什么样的人呢?
首先是人品可靠的人。这种人嘴严实,不会把你的私事到处宣扬,也不会利用聚会的机会搞小动作。其次是性格随和的人。他们不会在饭桌上制造争论,能够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大家都感到舒服。
最后是真心朋友。这种人不会因为一顿饭就改变对你的看法,也不会利用聚会的机会占你便宜。他们是真正在乎你这个人,而不是在乎你请的这顿饭。单位里请客吃饭,说到底是个人际交往的艺术。选对了人,能够增进感情,扩大人脉;选错了人,轻则浪费时间金钱,重则给自己招来麻烦。记住一句话:宁可人少一点,也不要请错人。真正的朋友,不在多少,在于质量。与其请一桌乱七八糟的人,不如请三五个知心朋友,大家开开心心地聚一聚,这样的聚会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