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冬天,甘肃陇南市成县抛沙镇胡寨村的村民们,注意到村外废弃河滩地附近多了一个陌生身影。 寒风刺骨,她却每天清晨准时出现,满头白发梳得一丝不苟,身穿一件破旧的藏蓝色男士外套,袖口挽得整整齐齐。 她佝偻着背,肩扛扁担,戴着自制的粗布手套,一趟趟往返于垃圾场和她住的破窑洞之间,捡拾着红砖、碎瓦片,甚至断裂的水泥板。 村民好奇地问:“大娘,你捡这些干啥?”她只是抬头,咧嘴一笑,眼神里藏着让人猜不透的故事。那一刻,没人知道,这个60岁的流浪汉张素英,正在用双手书写一个奇迹。 时间倒回到2013年,张素英刚来到胡寨村时,村民们对她既好奇又疏远。她住在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废弃砖窑洞里,里面只有一张捡来的破床垫,墙壁裂缝灌着冷风,连水电都没有。 可她从不邋遢,每天用捡来的小镜子照着梳头,背包里永远放着一只搪瓷杯和一把小梳子。白天,她就去村外的垃圾场“淘宝”,一砖一瓦地捡,肩挑手扛,搬回窑洞旁堆放。 2015年,村民们发现她的“捡砖行动”越来越有章法,河滩地上的垃圾堆渐渐被清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小砖堆。 直到2016年,一座五层阶梯式塔楼的雏形赫然出现在众人眼前——最高处达7.6米,螺旋坡道连接各层,顶层还有个方形“观景窗”。 没有图纸,没有水泥,全靠砖块咬合堆叠,砖缝里塞满碎陶片保持平衡。村民们惊呆了:“这老太太,咋能干出这么大的事?” 张素英的“城堡”不是一天建成的。每天,她要搬运30公斤建材,风吹日晒,双手磨出厚茧,肩膀被扁担勒出深深的红印。2017年,一场暴雨让城堡半塌,她却没吭一声,默默花了3个月重新修葺。 村民王有才看不下去,送去一双旧胶鞋,她只是鞠躬,却坚决不收。村里的孩子们围着她转,她从破包里掏出珍藏的水果糖分给大家,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 有人问她:“堆这么高,不怕塌吗?”她第一次开口,声音沙哑却坚定:“塌了再摞。”这简单的四个字,透着一种让人心头一震的倔强。 渐渐地,村民们开始送些剩饭,放在窑洞外,她从不进屋吃,只是在外面蹲着,慢慢咀嚼。那一刻,大家似乎明白了,她不是在建房子,而是在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2018年,张素英的“城堡”终于完工,五层塔楼屹立在河滩地上,被建筑学者称为“中国版Watts Towers”,甚至有艺术家慕名前来拍照。 可就在同年3月,镇政府认定这是“违建”,一辆挖掘机开过来,20分钟就将她5年的心血推平。 张素英没有哭闹,只是静静坐在河滩边,眼神空洞地看着砖块散落一地。村民李秀兰回忆:“她那天没说一句话,就像丢了魂。” 后来,她被送往救助站,半个月后却失踪了,只留下一张字条:“我的家不是违建。”字迹歪斜,却字字戳心。 2020年,有人传言在陕西汉中看到她的身影,仍旧背着那个破包,住在废弃砖厂,但再也没人见过她的“城堡”。 张素英的城堡虽被拆除,但她的故事却传开了。拆除后的残砖被艺术家收藏,送往2020年上海双年展,展区主题是“民间生存智慧”。 她的建筑没有图纸,却被建筑学者誉为“土法砌筑的典范”;她的坚持,也让流浪汉群体自发组织“垃圾场城堡巡礼”,纪念这个无名女人的微光。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60岁的流浪女人,在垃圾堆上建起一座城堡)
2013年的冬天,甘肃陇南市成县抛沙镇胡寨村的村民们,注意到村外废弃河滩地附近多
粉色大猫聊热点
2025-07-29 13:47:30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