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7月庐山会议后,有一天,毛主席单独召见了罗荣桓。在谈话时,毛主席谈了国防部长的人选问题,对此,罗荣桓坦诚地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回家后,夫人林月琴问罗荣桓:“同主席说了什么?”罗荣桓只说了一句话:“一些人事上的事。”1972年9月,在一次会议上,毛主席讲了当年他和罗荣桓的那次谈话,毛主席说:“当年,我要罗荣桓同志谈谈看法。罗说林打仗还可以,就是主持全面工作不一定很行,一是身体,最主要的是,他这个人喜欢搞小圈子,团结多数同志是他的弱点。现在看来,罗荣桓的观点是有预见的。” 很多人记住罗荣桓,是因为他是十大元帅里唯一一个没有带兵指挥大军作战的人。 他不像彭德怀,打仗打得猛,也不像贺龙,战线总是往前压。 他常年管的是政工,是宣传、组织、纪律、后勤这些“不出风头”的事。但就在这些事上,他一门心思钻研了几十年,把“争取民心”变成了制度,把“瓦解敌军”变成了手段,把“翻边战术”用得比正面打仗还灵活。 比如说在赣南的时候,罗荣桓搞了一整套“群众工作七部曲”。 别看名字挺文艺,干起来那是下苦功夫。 从分土豪的粮食开始,到宣传群众、建立组织、训练骨干、武装自卫、再到最后建立政权,这七步一个都不能少。 他亲自下乡督查,连标语贴在哪个墙角,口号喊几遍,都一清二楚。 红军到了一个村子,不打扰老百姓的水缸,不乱拿一个鸡蛋,连扫地都要自带扫帚。 有人说他太事儿了,但正是这些细节,让百姓信了这支军队,也让红军在最困难的时候还有人愿意掩护、送饭、帮忙。 抗战打响后,罗荣桓带队到阜平。 那时候鬼子来了,老百姓怕极了,谁还敢听共产党宣传?结果他一到,先派人把街巷刷满了“抗日救国”的标语,还借用当地士绅搞“动委会”,把敌后根据地的干部全调动起来。 几天时间,四百多人的义勇军成立了,原本封闭的县城一下子沸腾了。 和他一块来的干部都说,没见过一个元帅搞政治工作搞得这么细,还这么有效。 他对俘虏的改造也有一套。当年在红军里,他让剧团演出一出叫《血汗为谁流》的戏,专门给那些刚被俘的国民党士兵看。头一幕开始,台下不少人还是一脸冷漠,到第二幕,有人抹眼泪,第三幕演完,不少俘虏站起来说要参加红军。 靠的是情绪打动,更靠的是政治教育。 后来八路军在山东搞“唤子索夫运动”,说白了就是动员伪军的爹妈、老婆、孩子,让他们劝伪军“别给日本人当狗”。 这些事听起来“温情”,其实是最直接的心理战、政治战,罗荣桓把它做到了极致。 1941年山东被日军“铁壁合围”,各路干部吵成一团,有的说往北跑,有的说往东突,只有罗荣桓提了个让所有人听了都愣住的方案:往南突。 南边是日军大本营,正常人谁敢往那冲?但他算得清楚,南边兵力空虚,敌人没料到八路军敢这么干。 那一夜,八路军悄无声息地突破了封锁线,没伤一个人。 就连跟着部队跑的德国记者希伯都说,这是他这辈子见过最安静、最精彩的“战斗”。 战术上他不保守,战略上他不赌命。 他讲究一个“稳”字,但不是保守不动,而是以静制动,看清楚敌我态势再下手。东北战场上,他力主“主力北撤”,也是因为看到敌人分进合击的架势,若强守长春,反而会全盘皆输。 事实证明,他当时坚持的,是对的。 看他行军布阵,不如说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哪怕自己不在第一线,他也要掌握棋盘的节奏。他既是后勤总管,又是政治军师,还是底线守门人。 历史记得许多赫赫有名的将领,他们赢在战场上。而罗荣桓,赢的是判断力,赢的是局势中的冷静。他有点像一块老石头,不张扬,也不炫技,但把自己摆在对的位置上,谁来敲都不响,谁来拉都不动。 他不靠高声调,不靠显摆业绩,靠的是让人信得过、靠得住。 毛泽东说他“政治上狠、对同志亲”。这句话不光讲他为人,也讲他的度。 他不是愣头青,讲狠话,也敢伸手。 不是谁都能在战争和政治的夹缝里走得这么稳,几十年里换了无数风向,他的旗却一直没倒。 等到1972年毛主席再回头提起庐山那次谈话时,他已经离世九年。 那句“罗荣桓的观点是有预见的”,听起来轻描淡写,其实就是一种晚来的公开肯定。 也正是在那一刻,世人才恍然意识到:这个不爱出风头、不争功、不抢镜的人,才是真正的识大体、顾大局、讲原则的老将。
从早期秋收起义,再到井冈山,从二万五千里长征,到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都留下了罗荣桓元帅的深深的足迹!
罗帅在山东建立的一线主力师、旅,二线独立团、支队,三线县、区游击队及民兵连排,形成一整条体系。这套体系不仅是抽出一部主力去东北,还让华野作战消耗后不训练就能及时整团整营补充,是各大野战军最完整最完美补充体系。
豆子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深秋枫树 回复 07-30 07:26
教员的评价[赞]
Jason
“很多人记住罗荣桓,是因为他是十大元帅里唯一一个没有带兵指挥大军作战的人。” 罗帅在山东最后是军政一把抓的,当时徐向前、朱瑞、陈光等都不在,只用一个罗荣桓山东就活了,这是毛主席的原话。
用户15xxx74 回复 07-29 23:55
伟大的罗帅!极其伟大[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
定坤
胡说八道 谁说罗帅没有带兵打过仗 人家军政双优 在山东是独当一面的人物 也帅差不多
123456 回复 07-30 17:22
客观公正的好评[点赞]
快乐人
罗帅是全能型的人物
我吃柠檬
瞎说,罗荣桓在山东主持工作,一样带兵打战
三防牛老大
文人帅军,四平八稳。
吴楚浮云
抗战胜利时,罗指挥军队收复了山东大部分中小城市,
用户18xxx78
我历史上文武双全的将领很多。
用户10xxx15
罗帅军政双优!
用户13xxx10
可惜,离世太早。
用户92xxx46
非常稳
用户13xxx07
叶帅呢
淮河渔翁
十大元帅,哪一个不是人中龙。
寒松挺且硬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难事可问谁?是教员对其最高评价
大河
林帅只用有能力的人。
赢嫩模输跳河
真是胡编乱造,罗帅军政双优
清北送达邬老师
林罗刘
涛声依旧
罗帅的早逝是国家的巨大损失
鑫龙
罗帅英明。
用户11xxx51
召见是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