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韩媒体称“一旦开战,中国将会被打得溃不成军,而中国目前看似有很强的军力,却有着很大的缺陷。”而这缺陷就是“中国没有真正的战斗经验”。 美日韩部分媒体一直强调,中国军队表面强大,实际有关键短板,就是实战积累不足,一旦冲突就容易败北。这种看法忽略了历史事实。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美军集结六万多人,三百门大炮,一百七十辆坦克,三千多架次飞机,对志愿军两个连防守的3.7平方公里阵地发起进攻。 志愿军阵地每天遭三十万发炮弹轰击,飞机投下五千枚炸弹,山头削低两米,树木化为焦土。志愿军战士坚守坑道,空气潮湿狭窄,用有限弹药反击。 10月19日夜,597.9高地争夺激烈,美军三挺机枪封锁路径。黄继光所在营战斗多日,士兵衣衫破烂,脸上沾满泥土和血迹。营参谋长下令摧毁敌射击口。 黄继光带领吴三羊和肖登良出发,手持手雷,在黑暗中匍匐前进。地面坑洼,炮弹爆炸掀起尘土。接近时,吴三羊胸口中弹倒下。黄继光和肖登良投手雷,炸毁部分掩体。 敌机枪扫射,肖登良腿部受伤,鲜血涌出。黄继光多处受伤,鲜血染红衣袖,抓起最后手雷扔出。爆炸后,两挺机枪仍吼叫。他爬向射击孔,用胸膛压住枪口。 枪声停止,子弹穿透身体,胸腹血肉模糊,脊骨外露。后续战士冲上高地,占领阵地。这场战斗,志愿军装备简陋,美军有飞机坦克,但通过坑道战术和近身搏斗,击退敌九百多次冲锋。战役持续四十三天,志愿军反复争夺五十九次,最终守住阵地。 类似事例证明,胜败不止于经验,国家意志和战术运用同样关键。中国军队在朝鲜多次逆转局面,显示实力超出单纯积累。 韩国媒体曾称解放军陆军缺实战经验,战力不敌韩军,美智库反复提及解放军没有丰富现代战争经验,可能成现代化漏洞。 日本媒体也附和,称中国海军缺乏海战传统。这些评论回避了中国军队进步。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现在,装备更新换代。 歼-20战斗机采用隐身设计,装备国产发动机,在蓝天高速飞行,执行巡逻任务。国产航母舰队海面航行,甲板飞机起降。东风系列导弹阵地竖起发射架,引擎点火,划破夜空。 北斗卫星系统组网完成,提供全球定位服务。军队改革推进联合作战体系,陆海空天电网部队融合。在东部战区演习中,陆军坦克集群前进,海军舰艇炮火支援,空军战机投弹,天军卫星传输情报,电战干扰敌信号,网军防护安全。 南部战区反潜任务,潜艇下潜,海面投放声纳。朱日和基地“跨越”系列演习,坦克扬起尘土,步兵跟进,无人机侦察敌情,传输图像。 中国军人参与国际任务。在联合国维和行动,蓝盔部队抵达非洲,巡逻枪林弹雨区。亚丁湾护航,海军舰艇编队航行,拦截海盗船只。 边境巡逻,官兵雪山站岗,检查界碑。科技融入,无人机捕捉地形,监控系统全天显示,卫星通信克服山脉。这些经历锤炼部队,积累体系化能力。 美日韩媒体论调反映不安,担心中国军队打破格局。但历史显示,正义力量难以抹黑。中国军队防御导向,维护主权,若遭侵犯,将坚决回应。 抗美援朝时,志愿军武器以日式为主,美军还是二战装备,并无代差。但志愿军凭意志和战术,以弱胜强。现代战争,经验重要,但科技和体系同样关键。 中国军队通过演习和国际行动,弥补短板。美媒曾承认,中国联合作战能力快速提升,远海行动增强。日韩媒体忽略这些,刻意放大缺陷。 实战不只战场厮杀,维和护航边防都是考验。中国蓝盔部队在非洲守护和平,海军亚丁湾为商船护航,边防官兵捍卫领土。这些行动锤炼战斗力。 每年数百场实战化演习,从朱日和到南海,每场都是预演。美日韩观点暴露焦虑,他们害怕中国崛起改变亚太格局。用“缺乏经验”贬低,掩盖自身被动。 历史证明,战争胜负多因素决定。中国古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勇包括战略清醒。中国国防政策防御性,但不任人欺凌。 若核心利益受侵,中国军队以雷霆回击,让低估者付出代价。韩国媒体2011年称解放军陆军缺实战,战力不如韩军,美智库2015年指解放军无现代战争经验,漏洞明显。
美日韩媒体称“一旦开战,中国将会被打得溃不成军,而中国目前看似有很强的军力,却有
诸葛利剑
2025-07-29 15:24:1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