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9岁的丁佑君被土匪轮番凌辱一整晚,之后敌人又扒光她衣服百般折磨,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用烙铁烫、钢针扎乳等,丁佑君宁死不屈,最终被杀害抛尸荒野,骸骨惨遭狼噬...其酷行灭绝人性,人神共愤! 丁佑君的名字或许在今天并不如雷贯耳,但她的生命抉择却构成了一代青年精神图谱的关键坐标。 1931年9月27日出生于乐山五通桥盐商家庭的她,在优渥环境中长大,是全家宠爱的幼女,1947年考入成都女子中学后,她的人生轨迹悄然转向——二哥丁好德从燕京大学寄来的进步书刊,让她开始思考超越闺阁的人生价值。 当同学们还在谈论衣饰学业时,她已投身中共地下党领导的罢课斗争和护校运动,在革命浪潮中褪去富家小姐的矜持。 1950年1月,成都解放的欢呼声未歇,丁佑君撕碎了按部就班的人生剧本。她瞒着家人考进西康人民革命干部学校。亲友劝阻说“西康贫苦,女孩何必受苦”,她回应简洁有力:“既然革命,岂会怕吃苦?”” 从成都赴雅安途中遭遇土匪袭击,这个身体孱弱的姑娘竟轮流背负伤员转移,衣衫褴褛却写信告诉同学:“我的精神愉快极了!”在雅安学习期间,她首批加入青年团并获评学习模范,毕业时更主动请缨奔赴最艰苦的西昌。 彼时新生政权面临严峻粮食危机,邓小平将征粮工作视作西南稳定的关键。丁佑君穿着草鞋奔走在盐中区各乡,日行数十里宣传政策。当地群众亲切称她“丁代表”“丁姐姐”,这份信任却刺痛了残余旧势力的神经。 1950年9月17日,她到裕隆乡召开农代会时,原国民党参议员王正中已密谋叛乱。这个骗取革命干部信任的阴谋家,将借宿家中的丁佑君交给了土匪。 随后四十八小时成为人性善恶的残酷试炼场。土匪将她绑在柱上,老虎凳、烙铁、辣椒水轮番施暴,八名匪徒彻夜凌辱。 面对乳房被钢针穿刺的剧痛,她痛斥匪首卢本宗:“当土匪只有死路一条!”次日匪徒剥光她游街示众,沿街百姓却纷纷闭户转身——无人忍心目睹这位“草鞋代表”受辱。 当土匪押她胁迫碉堡守军投降时,满身血污的姑娘突然迸发呐喊:“同志们!饿死也别投降!援军快到了!”这声呼喊让匪徒的子弹提前射穿她的胸膛。垂危之际,她仍在血泊中勉力呼唤战友继续战斗。 丁佑君殉难五日后,西昌县委追认她为中共党员。更深远的力量却在民间生长:百姓自发协助解放军追剿凶匪数百里,主犯赵明安被击毙于树河畔;她牺牲的河西镇于1987年更名为佑君镇;朱德题词称她为“党和人民的好女儿”。 这些行动无声诉说着一种价值判断:当19岁的生命选择以尊严对抗暴虐时,历史必会赋予这份勇气以姓名。 丁佑君的价值不仅在于牺牲的壮烈,更在于她浓缩了一代青年的精神特质——富家女走进苦寒之地的决绝,文弱书生直面枪林弹雨的勇气,肉体凡胎超越生理极限的坚守。 在当下回望1950年那个秋日,我们看到的不是被神化的偶像,而是一个在历史湍流中清醒选择生命重量的真实灵魂。当她的骸骨消逝在西昌荒野时,某种永恒的东西却从此生长在这片土地上:关于人为何而活,又因何无惧赴死。 素材来源:1.11.21.31.41.51.61.7 透过档案读历史|五四青年节 一起缅怀这位牺牲时仅19岁的烈士. 四川频道. [2024-04-07].
1950年,19岁的丁佑君被土匪轮番凌辱一整晚,之后敌人又扒光她衣服百般折磨,坐
梅梅谈世界
2025-07-29 15:24:4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