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问题其实无解,如果它只想对付中国,单独给中国加50%甚至更高关税就行了,没必要全球都加。可现实是,特朗普政府最近对欧盟、日本、印尼、菲律宾等国家也统一征收15%关税,甚至威胁部分国家可能涨到50%。 这一连串的操作,已经清清楚楚地告诉全世界,美国的目标根本就不只是中国一个,这更像是一场全球范围内的霸权升级,美国试图用它的经济实力,强行改写全球的贸易规则,让所有国家都必须按照它制定的新规矩。 这种做法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全球贸易成本急剧上升,根据相关数据,美国的平均关税水平已经从过去长期维持的2%左右,飙升到了接近18%的惊人高度。 这些增加的成本,最后还是要由美国自己的老百姓来承担,据估算,一个普通的美国中产家庭,每年需要为此多掏两千多美元。 虽然美国政府嘴上说着是为了所谓的“公平竞争”,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其实就是一种强硬的施压手段,目的是迫使其他国家在美国设定的规则面前低头。 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各国不得不做出选择,要么硬着头皮接受,眼看着自己的产品在美国市场失去竞争力;要么就像欧盟那样,选择坐下来和美国谈判,最终签署一份看似妥协的协议,承诺大量购买美国的能源,并追加巨额对美投资,以此来换取关税上的喘息。 说白了,这种模式本质上就是一种现代版的“保护费”,过去美国靠军事霸权没能直接收到的钱,现在正试图通过关税这种经济工具来变相实现。 这场风暴的波及范围远不止中国,美国的关税政策是普遍性的,几乎所有与美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都感受到了寒意。 加拿大的木材、墨西哥的汽车零部件、东南亚国家的电子产品,都无一例外地被卷入了这场关税漩涡,这种无差别的打击,使得全球供应链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和不确定性之中。 美国这套组合拳的真正狠毒之处,并不仅仅在于对单个国家施压,而在于它巧妙地利用了盟友体系,试图构建一个排挤中国的经济联盟。 欧盟、日本、韩国这些发达经济体,原本与中国在经济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现在美国通过关税这一工具,将这些盟友牢牢地捆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 这种策略的直接后果是,这些国家被迫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做出更加艰难的选择,从而削弱中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影响力。 但是,美国这套激进的“全球征税”策略,真的能够长久地持续下去吗?从短期来看,提高关税确实能为美国政府带来一笔收入,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高关税直接推高了美国的通货膨胀,加重了民众的生活负担,也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美国自身的经济结构,其国债总额已经突破了惊人的关口,每年需要支付的利息甚至已经超过了其庞大的军费开支。 在这种背景下,当美国开始利用关税这一工具,无差别地向全球“吸血”时,它也在同时动摇着自己所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的根基。
第三次中美谈判之际,中国给了美国一个暴击,重拳砸向特朗普基本盘和大金主。7月27
【14评论】【31点赞】
风住过的街道
加关税没问题啊对美国公司及美国产品以及美国人在本国增收100的税企业经营税人头税。让美企及产品及人无法立在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