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再延长90天,大国博弈进深水区,到了小国要崩的时候了! 中美再一次将关税缓冲期延长了90天,这表面上似乎是缓和的象征,实则更像一场战略上的“静默备战”,这种延长并非妥协,而是大国在博弈中的蓄力阶段,是世界秩序重构的一部分。 此时,大国谈的不是协议,而是在为接下来更大的博弈布局出手空间,在全球增长动能衰退、金融系统不稳定的当下,这样的缓期对小国而言并不意味着喘息,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威胁正在临近。 在大国博弈的阴影下,小国的经济脆弱性被无限放大,以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为例,它们正面临出口订单萎缩、本币贬值与输入型通胀的三重打击。 根据泰国政府公布的数据,2024 年泰国出口同比下降 5%,泰铢对美元贬值 10%,通胀率达到 5.2%。越南的情况同样严峻,2024 年出口下降 3%,越南盾贬值 8%,通胀率 4.8%。这些数据背后,是小国经济的真实困境。 出口订单萎缩是小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中美关税博弈导致全球供应链重组,小国作为供应链中的一环,首当其冲受到影响。例如,越南的电子元件出口因中美关税调整受阻,2025 年笔电产能缺口达 14%。泰国的农产品出口也因全球需求下降而大幅减少,许多农业企业面临破产危机。 本币贬值进一步加剧了小国的经济压力,为应对美国的关税政策,越南央行不得不频繁干预外汇市场,导致越南盾对美元汇率在 2024 年底跌至历史新低,黑市汇率达到 1 美元兑 25850 越南盾,泰国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泰铢对美元贬值 10%,使得进口成本大幅上升,企业利润被严重压缩。 输入型通胀则是压垮小国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由于本币贬值,小国进口商品的价格大幅上涨,进而传导至国内市场,越南的通胀率在 2024 年达到 4.8%,泰国也达到了 5.2%,这种通胀不仅影响了民众的生活水平,还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进一步削弱了出口竞争力。 当然,大国博弈的影响远不止于小国,而是波及全球经济,世界银行在 2025 年 6 月的报告中下调全球增长预期至 2.3%,并警告贸易紧张和政策不确定性将进一步拖累经济;IMF 也将 2025 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 3.1%,指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预期为 4.2%,但面临的风险显著增加。 在这场大国博弈中,小国的命运显得尤为无奈,它们既是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又是大国博弈的牺牲品,虽然一些国家试图通过拓展出口市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但效果甚微,对于小国而言,未来的出路在于提升自身的经济韧性和抗风险能力,然而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这似乎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
【中美贸易谈判结束,未能达成协议以防止关税再次大幅上升】(CNN)中美贸易谈判代
【10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