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4月30日,东京日本棋院静得能听见折扇开合的声音。中日围棋擂台赛迎来最终对决,聂卫平执黑,面对的是有“美学棋士”之称的大竹英雄。这不仅是两人首次交锋,更是一场关乎国家荣誉的较量——聂卫平必须连胜五位日本高手,才能为中国队挽回颓势。

聂卫平背水一战
第二届中日围棋擂台赛自1986年3月开赛以来,战况胶着。日本队小林觉五连胜的辉煌战绩几乎将中国队逼至悬崖边缘。虽然副帅马晓春成功阻止了小林觉的连胜,却败给了片冈聪。如今,所有的压力都落在了主帅聂卫平一人肩上。
大竹英雄,日本棋坛的传奇人物,以其华丽的“美学棋风”和精准的速攻被誉为“快棋之仙”。面对这样的对手,聂卫平选择了一种出人意料的平稳开局。
布局斗智
比赛开始,双方以星、小目开局。黑棋第五手,聂卫平走出单关守角——这是他在赛前精心准备的下法。白6分投,黑7低挂,局面看似平稳发展。
然而,真正的高手对决,平静水面下总是暗流涌动。当白8使出二间高夹时,聂卫平不慌不忙,以黑9尖应对,保持了局面的平衡。这一系列着法,看似平常,却暗含了聂卫平的战略思考:不急于求成,先稳固阵地,等待时机。

中盘风云
随着棋局进入中盘,风云突变。第37手,聂卫平的黑棋一着“镇”显得有些过分,给了白棋反击的机会。果然,大竹英雄白38立刻跳出反击,黑棋顿时陷入被动,凭空多出一块孤棋。
观战室里的中国代表团成员无不捏了一把冷汗。难道聂卫平会在此处失手?
危急关头,聂卫平展现出他超凡的棋感。第47手,黑棋果断一“断”,精准击中白棋形状的弱点。这一手如同手术刀般精准,顿时穿透了白棋的防守,让黑棋重新找到了行棋的头绪。
两位顶尖高手在棋盘上展开激烈攻防,机会在黑白之间微妙地转换。后来复盘发现,聂卫平其实错过了一举获胜的良机,但即便如此,他依然牢牢掌控着局面的节奏。

收官定乾坤
随着比赛进入尾声,双方都开启了读秒大战。每一手棋都必须在秒表的滴答声中完成,这对棋手的心理和棋艺都是极致考验。
关键时刻,大竹英雄白156“点”试探应手,聂卫平159“拐”却严重逸机,错过了扩大优势的机会。白160立刻“虎”补,局面瞬间变成黑棋仅稍好的细棋。
战室里,中国队的成员们心跳加速。难道历经千辛万苦,最终还是要功亏一篑?
然而,聂卫平在最后关头展现出了他作为擂台赛英雄的冷静与坚韧。在时间压力下,他依然保持着清晰的判断,一步步将微小的优势保持到终点。

当裁判数子的声音响起:“黑胜2目半(黑贴5目半)”,中国围棋界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
这场胜利不仅让中国队以9比8的总比分赢得了第二届中日围棋擂台赛的胜利,更奠定了聂卫平在中国围棋史上的特殊地位。从第一届擂台赛力挽狂澜,到这次以一敌五,他真正成为了中国围棋的“铁门”。
而对于日本棋界而言,大竹英雄这位“美学棋士”的败北,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转变。中国围棋不再是被动挨打的追随者,而是能够与日本顶尖高手平等较量的竞争者。
这场比赛中的许多着法——从黑5的单关守角到黑47的断,从白156的点到黑159的拐——都成为后来围棋教科书上反复研究的经典。它们不仅记录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局,更见证了中国围棋崛起的历程。

聂卫平在赛后坦言:“这是我职业生涯中最艰难的一局棋。”正是这样的艰难胜利,让中国围棋在世界的舞台上站稳了脚跟,也为后来中韩围棋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但那盘棋的每一个瞬间,依然在围棋史册上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