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李纨两次酒后失态,为啥一回在白天,一回在晚上?一个说不出口的秘密

李纨是谁啊?在大家印象里,她就是荣国府的一个“活菩萨”,年轻守寡,带着儿子贾兰,每天活得跟个影子似的,不争不抢,清心寡欲

李纨是谁啊?在大家印象里,她就是荣国府的一个“活菩萨”,年轻守寡,带着儿子贾兰,每天活得跟个影子似的,不争不抢,清心寡欲,是标准的“贞洁烈妇”形象。

但就是这么个规矩人,居然也有喝高了、失态的时候,而且一次在白天,一次在晚上。

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次失态:大白天,又哭又笑,还摸平儿。

《红楼梦》第三十九回,史湘云在薛宝钗的暗助下,请大家吃螃蟹,场面那叫一个热闹。李纨一高兴,多喝了几杯,这下可好,彻底放飞自我了。

她先是拉着王熙凤的得力丫环平儿,不让人家走,手还在人后背上摸来摸去。(原文写得很隐晦:平儿一面和宝钗湘云等吃喝,一面回头笑道:“奶奶,别只摸的我怪痒的。”)

这可不是李纨平时的作风!接着,她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开始跟平儿掏心窝子,说着说着,竟然当众哭了起来,诉说自己守寡的辛苦和寂寞。

您想想,这画面冲击力多强? 平时最端庄、最沉默的大嫂子,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又摸又哭。这得是心里憋了多少委屈,才借着酒劲儿一股脑地发泄出来?

白天的这次失态,像什么? 就像一座沉默已久的火山,终于憋不住了,轰隆一下在大白天喷发了。这是她长期压抑情绪的一次总爆发。

第二次失态:晚上丢了手帕,暴露了夜间的寂寞。

《红楼梦》第七十回,大早上,李纨的丫环碧月来怡红院找东西,说:“昨儿晚上奶奶在这里把块手帕子忘了,不知可在这里?””

就这么一句简单的话,信息量巨大:

第一,李纨昨天晚上来过宝玉他们热闹的怡红院。

第二,她走得匆忙,或者心神不宁,连手帕这种贴身东西都落下了。

更扎心的是后面,碧月看到怡红院的姑娘们玩得热火朝天,羡慕地说:“我们奶奶不顽,把两个姨娘和琴姑娘也宾住了。如今琴姑娘又跟了老太太前头去了,更寂寞了。两个姨娘今年过了,到明年冬天都去了,又更寂寞呢。”

您品,您细品。 碧月这番话,活脱脱画出了一幅“李纨深夜寂寞图”。

她自己是寡妇,不能尽情玩闹,结果她的那种低气压,把整个院子都变得死气沉沉,连累得其他姐妹也放不开。

晚上的这次失态,不是大哭大闹,而是一种“无声的崩溃”。

它通过一块遗忘的手帕和一个丫环的可怜话,让我们看到了李纨每个漫漫长夜的孤寂难熬。夜晚会放大人的脆弱,强如李纨,也难免在夜里流露出痕迹。

不分白天和晚上,李纨为啥专挑喝醉后发泄?

道理很简单:人清醒时是社会的,人喝醉后才是自己的。

李纨平时活得太累了!她身上捆着无数条规矩的绳索:

寡妇不能打扮,不能大笑,不能有太多娱乐,必须做个“完美榜样”。只有美酒,能暂时麻痹这一切。

酒给了她一个“安全罩”,让她能暂时摘下面具,做一回真实的自己——那个有血有肉、会委屈、会孤独、渴望温暖和陪伴的年轻女人。

那为啥一次白天一次晚上?

不分白天和晚上,说明她不是偶然失态,而是“忍无可忍,已成常态”。

如果只写一次,我们可以理解为她偶尔情绪失控。但是两次,时间点还错开,就是想告诉我们:李纨的痛苦是持续性的,不分昼夜。无论是白天热闹下的格格不入,还是夜晚独处时的冷清,都让她备受煎熬。她随时随地都可能“崩”,只是看有没有一个契机。

此外,只要没有贾母等长辈在场,没有外界强压,她就会“原形毕露”。这两次聚会,都是年轻人在一块,氛围相对轻松。在这种环境下,她内心的真实渴望就压不住了,一定要找机会宣泄出来。喝酒,只是给了她一个最合理的理由。

所以,李纨这两次酒后失态,不是出丑,而是一份可怜又可悲的“自我疗伤”。

她没害过人,也没打扰谁,只是用这种看似失态的方式,把心里的“情绪垃圾”倒一倒,然后才能回去继续当那个“死灰槁木”般的大奶奶,继续熬过一天又一天。

白天的失态,是爆发;晚上的失态,是渗透。

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活在封建礼教下的年轻寡妇,最真实、最挣扎的内心世界。

她不是没有眼泪,只是通常都把眼泪流在了没人看见的酒后和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