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越野新选择!这款国产车,能当"救命船"用,还有华为鸿蒙系统

作为玩了八年越野的老炮,这些年从Jeep到坦克,市面上主流的硬派SUV基本都开过。但当看到纵横G700横渡长江的视频时,

作为玩了八年越野的老炮,这些年从Jeep到坦克,市面上主流的硬派SUV基本都开过。但当看到纵横G700横渡长江的视频时,还是忍不住愣了神——1480米的江面,22分钟稳稳横渡,水流快到10公里/小时还有乱流旋涡,这可是量产车从没干过的事。抱着怀疑又好奇的心态,我找机会深度体验了这款指导价41.49万的智境乾崑版,从城市通勤到城郊野路,算是把它的"海陆空智尊享"摸了个大概。

先聊最颠覆的"海":真能当船开的SUV?

玩越野的都懂,涉水是个技术活,也是个风险活。以前开老Jeep过个半米深的河就得小心翼翼,生怕发动机进水。但纵横G700的"方舟两栖技术"确实刷新了认知,这可不是普通的涉水能力。

它的核心零部件密封等级达到了潜水艇标准,发动机舱更是IP68级防水,连底盘线束都做了密封处理。现场实测,非空悬状态下能轻松应对900mm水深,这已经和路虎揽胜的极限差不多了;切换到空悬模式后,涉水深度直接涨到970mm,差不多到成年人胸口的位置,水位快没过车门把手时,车内居然一点渗水的迹象都没有。

更关键的是它的主动航行能力,和仰望U8的应急浮水不一样,G700的两栖版是真能主动"划水"的。车尾的双涡轮推进器能提供300N·m的推力,航速稳定在7km/h左右,根本不用靠车轮发力。6轴陀螺仪还能实时调整车身倾斜度,控制在5°以内,在水里开着不会有晃悠悠的恐惧感。不过得提醒一句,两栖版的航行功能需要通过官方培训才能解锁,普通版只能支持深度涉水,这点还是挺严谨的。

实际场景里这功能真不是炫技。之前去浙西溯溪,遇到一条突然涨水的溪流,以前只能绕路走几公里,这次开着G700直接就淌了过去,水位到车门中间的位置,发动机声音一点没变,上岸后甩甩水就能继续走。后来问了工程师,说这车就算在2米水深泡48小时,捞起来还能正常启动,要是涉水时意外熄火,航行模式还能靠推进器漂900米以上,持续1小时左右,极端情况下确实能当"救命船"用。

再看本职的"陆":4.6秒破百的硬派越野靠谱吗?

硬派越野的核心还是得看陆地性能,这点纵横G700(用车口碑)没让人失望。先看动力,它搭载的鲲鹏超能混动CDM-O系统,2.0T发动机加双电机,总功率能到665kW(换算下来是904匹马力),扭矩更是达到1135N·m,这数据比奔驰G350和牧马人都强不少。

实测百公里加速4.6秒,这成绩放在城市SUV里都算亮眼,更别说这么大一台带大梁的硬派越野了。红绿灯起步时,深踩油门能明显感觉到推背感,和朋友的百万级性能车比,起步阶段居然还能领先一点。但动力输出很线性,不会有窜车的感觉,市区跟车时很容易控制。

越野底子更是扎实。非承载式车身的大梁用了100%高强度钢,扭转刚度超过10000N·m/deg,比不少百万级豪车都结实。上次去野场玩,故意过了几个交叉轴,车身扭得挺厉害,但车门开关还是很顺畅,没有异响,这点能看出车身刚性确实过硬。

空气悬架是个大亮点,高低可调范围很实用。市区开降到最低,车身稳定性好,过减速带也不颠;到了野路,升到最高能有320-350毫米的离地间隙,比坦克700还高一些,过沟过坎时基本不用操心蹭底盘。三把锁的配置也够诚意,前后电控牙嵌锁加能量中锁,和牧马人、坦克700一个级别。遇到炮弹坑,单个车轮悬空时,系统毫秒级就能锁死打滑车轮,把动力分配给有抓地力的轮子,不用手动操作,踩油门就能慢慢脱困。

低速四驱模式配合四电机扭矩分配,反应比传统分动箱快不少。在沙漠里起步,不会像老越野车那样光打滑不走,动力输出很均匀;爬35°的坡时,接近角和离去角足够,不用怕蹭前后杠;遇到45°的陡坡,打开一键"X"模式,车子能自己控制油门刹车往上爬,对新手很友好。值得一提的是,这台车还当过可可西里无人区的科考车,在5000多米的高海拔地区能连续行驶,可靠性经过了考验。

最让人惊喜的是油耗。这么大的车,纯电续航有150公里,平时上下班通勤根本不用加油,电费比油费省太多。就算长途穿越,综合续航能到1400公里,馈电油耗才7.95L,比我朋友的城市SUV还省,彻底打破了"硬派越野都是油老虎"的老印象。

极端环境的"空":卫星通讯真能救命吗?

玩越野最怕的就是去偏远地方没信号,遇到意外叫天天不应。纵横G700的卫星通讯功能,算是戳中了越野玩家的痛点。它集成了北斗和天通双模卫星,只要能看到天,就能联系外界,360°天线搜星很快,0秒启动,10秒左右就能接通。

新华社巡山队在可可西里无人区实测过这个功能,确实能正常通讯。我这次去河北坝上的一个偏远牧场,手机早就没信号了,试着按了方向盘上的紧急呼叫键,很快就接通了救援平台,对方能清楚看到车子的精准位置和车型信息,这种"永远在线"的安全感真不是一般配置能给的。

这个卫星通讯还和车载ECALL系统融合了,有主动和手动两种模式。手动模式就是自己按呼叫键求助,比如车子陷住或者有人突发疾病时用;要是发生碰撞,传感器检测到后会自动触发主动ECALL,不用人操作就能发求救信号,这对受伤后没法手动呼叫的情况来说太关键了。

高海拔地区的配置也很贴心。它有个外挂制氧机,氧浓度能到93%,在-40℃到70℃的环境下都能正常用。上次去五台山,海拔3000多米的地方,打开制氧机后,同行的老人说一点不头晕,比带便携式氧气瓶方便多了。后备箱还配了AED急救包,支持远程IoT一键呼叫,这些细节能看出厂家确实考虑到了极端场景。

新手友好的"智":华为乾崑ADS真能变越野老炮?

以前总觉得硬派越野的智能配置都是摆设,但纵横G700的华为乾崑ADS 4系统确实改变了我的看法。先看座舱交互,35.4英寸山脉天际屏+15.6英寸中控屏+17.3英寸后排娱乐屏+8.88英寸空调屏,四屏联动看着很有科技感。2.5K的中控屏滑动很丝滑,响应速度比很多手机还快,20毫秒内就能跟上操作,不会有卡顿的情况。

语音控制特别灵敏,喊"你好纵横"激活后,主驾说开空调24度,副驾同时说打开座椅加热,系统能分清是谁在说话,各自的需求都能满足。还有免唤醒功能,调音乐、切导航不用重复喊指令,甚至指着导航说"避开拥堵路段",立马就会重新规划路线,开车的时候用着很方便。后排的17.3英寸3K娱乐屏也很实用,带娃出行时放个动画片,孩子能安静好久,不用一直递平板。

最惊艳的是越野智能辅助。这套系统装了192线激光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和11个摄像头,360度无死角,能实时识别泥地、碎石、雪坡这些地形,还能测水深、看坡度。切换到越野NCA模式后,系统会自动升高空气悬架,调硬CDC阻尼,碰到坑洼时提前分配扭矩,轮子基本不怎么打滑就能过去。

更神的是"预困"功能,前方有大岩石挡路时,中控屏会标出安全路线,还语音提醒"向左打方向30度",100毫秒内就能完成"看路—判断—操作",比人反应快多了。车顶的激光雷达能提前扫300米内的路况,遇到炮弹坑之类的复杂地形,会提前提醒调路线、开差速锁。在窄山路掉头也方便,有原地掉头和蟹行功能,不用来回倒腾车,新手也能轻松应对。

城市通勤时,这套系统也很好用。全速自适应巡航在堵车时就是救星,设定好跟车距离,前车走它走、前车停它停,不用一直踩油门刹车。高速上能自动进出匝道、避让加塞车,老人孩子坐在后排不会被晃得难受。而且车机支持OTA升级,以后有新功能直接在线更,不用跑4S店,这点很省心。

超出预期的"尊"与"享":越野也能很舒服?

买硬派越野的人,一方面怕性能不够,另一方面也怕舒适性差、售后麻烦。纵横G700在这两点上做得都挺到位。先说服务,首任车主有终身质保,连三大件都保,以后修车能省不少钱;车机流量3年免费,越野路上放歌、导航不用省着用。

它的"纵横中国计划"很有意思,13条专属穿越线路,像巴彦淖尔渡阴山、克拉玛依魔鬼城这些经典路线都涵盖了。出发前系统会推送官方规划的路线,哪里能补水、哪里适合露营、哪段路要开低速四驱,都标得清清楚楚,甚至还有天气预警和信号盲区提示。每条线路都有专属保障,提前和沿途驿站打好招呼,车子有问题一个电话就能响应,不用担心中途抛锚。

200多个纵横驿站更是实用,不管是荒漠边缘还是深山里,每隔几十公里就能找到。能加油充电、补轮胎,还能提供住宿和简单维修,开累了能洗热水澡、吃口热饭,把以前的"荒野求生"变成了"舒适旅行"。全国还有不少越野基地,像广州南昆山、宁波龙极这些地方,购车后能免费体验好几次,有教练手把手教用三把锁、控制车速,新手练完再去野外更有底。

舒适性配置也颠覆了对硬派越野的认知。座椅是北美Nappa真皮,摸着手感很软,还支持通风、加热、八点按摩,二排腿托能拉到190mm,躺下和小床差不多,长途坐车再也不会腰酸背痛。音响是劳斯莱斯同款的莱斯康,7.1.4声道,18个扬声器加16个独立功放,总功率1504W,放交响乐的时候,感觉就像在音乐厅,主驾和后排都有专属调校,体验不打折。加上主动降噪,开120码车里也很安静,孩子在后排睡觉不受影响。

而且这车还有不错的改装潜力,车身预留了多个多功能拓展接口,加装射灯、绞盘、车顶平台都很方便。之前上海车展上,捷途纵横还和顶火车会、超境汽车合作出了共创版,顶火版强化了探险工具属性,超境版加了赛博未来感,不管是实用派还是颜值党都能找到喜欢的风格。

真实体验后的心里话:谁该买纵横G700?

体验了大半个月,纵横G700的优点很突出,但缺点也不能回避。先说好的方面,它把硬派越野的通过性、城市SUV的舒适性、新能源车的经济性和高端车的智能配置融合得很好,32.99万到41.49万的价格,对比坦克500 Hi4-T、方程豹豹8这些竞品,配置上确实有优势,性价比很能打。

卫星通讯、主动两栖、智能越野辅助这些功能,不是噱头,在实际场景中真的能用得上,尤其是经常去偏远地方的人,这些配置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安全感。终身质保和驿站服务也解决了越野玩家的后顾之忧,不用再担心售后和救援问题。

但它也有明显的短板。车身比较大,市区停车得特别小心,窄路会车时也得放慢速度,对新手不太友好。作为新上市的车型,品牌溢价和长期口碑还需要时间积累,和那些老牌越野品牌比,在情怀和用户基础上还有差距。另外,两栖版的培训解锁流程比较繁琐,需要专门抽时间去学习,对急性子用户来说可能不太方便。

所以回到最关键的问题:谁适合买这台车?如果你是越野爱好者,想要一台兼顾性能和舒适性的车,预算在30-40万,那G700值得重点考虑,它的通过性和配置在同价位里很有竞争力;要是家庭用户,平时上班通勤,周末喜欢带家人去露营、溯溪,它的纯电续航和大空间能满足需求,长途坐车也舒服;经常跑长途或去偏远地区的人,卫星通讯、长续航、制氧机这些配置能提供足够的安全感。

以前总觉得豪华硬派越野是外国品牌的天下,但纵横G700让我看到了中国品牌的进步。30多万的价格,能给到百万级的性能和配置,还解决了很多越野场景的实际痛点。当然,它不是完美的,但作为市场新兵,能有这样的产品力已经很让人惊喜了。如果你对越野有需求,又不想在性能、舒适、智能之间做太多妥协,这台车确实值得去试驾体验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