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城市的街道格外安静,医院的急诊灯光却显得格外明亮。小周是急诊科值班的医生,刚刚处理完一名轻微扭伤的患者,本以为可以稍作休息,没想到门诊口走来一位神情紧张的女子。
01 支支吾吾的夜行者
她看上去三十岁出头,面色略显苍白,双手抱着腹部,不时轻轻蹙眉。小周上前询问情况,她支支吾吾地说:“我……我肚子突然疼得厉害……不想吵醒家人,所以自己来的……”

单凭这句话,医生就能感受到她的不安和隐忍。腹痛的原因复杂多变,有时只是消化不良,有时却可能暗藏危险。小周先让她坐下,轻声安慰:“先别紧张,我们慢慢查。”
经过简单体格检查,女子没有发热、没有呕吐,但腹部右下方明显压痛,轻轻触碰就会皱眉。脉搏略快,血压偏低。小周心中暗自警策自己,务须全神贯注地观察周遭,切不可有丝毫懈怠大意,以免因疏忽而铸成大错。
她慢慢开口补充:“我最近一直有些消化不良,以为喝点热水就好了……可是今晚突然疼得厉害,而且越来越频繁。我怕吵醒家人,所以没打电话……”

小周点头,继续做腹部查体和血液检查。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女子的脸色越来越苍白,汗水悄悄渗出额头。化验结果显示,她的白细胞略高,C反应蛋白也升高,但具体情况还需要影像学检查。
02 一句“尴尬”的坦白,揭开谜底
做完初步处理后,小周耐心问她平时生活习惯。女子迟疑片刻,低声说道:“其实……我今天晚上吃了点……助消化药加一点自己买的减痛药……没想到会这样……”
小周微微一愣,继续追问:“你吃的药具体是什么?量大吗?”
女子脸微微泛红,小声说:“就是那种止痛片……平时偶尔吃一点没事,可今晚我吃多了……”

原来,女子误以为只是普通腹部不适,自己加量服药以求缓解,却没意识到可能会引发药物性胃肠痉挛甚至急性胃肠道反应。好在她及时来医院,经过静脉补液、止痛和监测,腹痛逐渐缓解。复查的血液指标显示,她没有出现严重感染或消化道出血,但若再拖延,后果可能不容小觑。
小周叮嘱道:“药物能帮我们缓解症状,但不能随意加量。尤其是晚上一个人吃药,如果身体出现警示信号,不要犹豫,及时就医比忍耐重要得多。”
事后,这位女子长舒一口气,心有余悸地对医生说道:“医生,往后我绝不敢再私自服药了,尤其是在凌晨时分。”

在急诊的夜晚,小周望着安静下来的病房,心里想着:很多意外的病情,并非突然发生,而是生活中小小的疏忽累积而成。及时求助、诚实沟通,是守护健康最重要的一步。
别以为自己“吃点药就能顶过去”。腹痛、胸痛、头痛……身体的警示信号,都值得认真对待。药物虽方便,但量和时机必须谨慎,尤其是独自用药时,不要硬撑,及时就医才是最安全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