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从上合到阅兵,一超多强时代结束,三足鼎立大势已成

有句话怎么说的:时代变了,不能用老眼光看待现在的国际社会了。你觉得这个世界还是一超多强吗,所谓的美国独超强,中欧俄日印等

有句话怎么说的:时代变了,不能用老眼光看待现在的国际社会了。

你觉得这个世界还是一超多强吗,所谓的美国独超强,中欧俄日印等次级强国的世界体系。

但以现在的局面看,这个世界哪还有什么一超几强?

现在的局面:就是几个强国,加一堆附庸,加一堆左右摇摆的,再加一大堆沉默的边缘国家。

所谓的几个强国,无须讳言,主要就是中美俄。

所谓的附庸:主要是美利坚灯塔照耀下的一堆盟国,三四十个,主要就是北约体系、日韩新澳以等国。

俄国和东大都没有所谓的盟国,大毛是实力不够了,东大是从来不喜欢不需要搞这个。

至于左右摇摆的,主要就是大国博弈的区域的国家,典型的有印度、土耳其。

至于一大堆边缘的沉默国家,主要以拉美非洲为主,这里远离大国博弈的战场,他们选边站队的压力较低,除了东大愿意在这里搞发展,其他大国也懒得在这里投入太多,他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好,毕竟,他们发出的声音,一般也很少被人在意。

现在的国际安全格局,也是围绕中美俄三家展开。

美国本身的存量实力还是天下第一,整个北约都在美国的控制下,拥有全球性的力量投送和海空打击优势,真遇上事了,只要不是针对其他两个大国,那是真能把事情给平了。

至于俄罗斯,手里还有一个勉强维持着体面的集安组织,传统的地盘影响力还在,中东的影响力还有一些。

至于东大主导上合组织,我们主打的是经济合作和互联互通,串联起了几十个国家,自成一体。

一场俄乌冲突,深刻地改变了亚欧大陆的地缘平衡:

很多人觉得大毛越来越依赖于东大,说是这么说,实际上大毛并没很深地和东大绑定,它的大国雄心也不允许它这么做,只能说互利互惠,各取所需,东大在俄乌两边也保持了很好地平衡,没有选边。

而欧洲呢,一场俄乌冲突,他们越来越像是美国的军事和安全附庸,美国略一敲打,就在关税贸易协议上全面退让,失去了最后一点独立自主的机会。

在军事全面占优势的俄国,如今无疑在战争谈判中已经占据了主动权,也止住了战后曾经一落千丈的颓势,大帝出去开会,又能两脚生风,这个局面,很有意思。

随着三国鼎立的局面已成,联合国的位置也越来越显得尴尬,安理会五常携手维稳的时代一去不回,三家各干各的,各演各的,自行其是,虽然还没有彻底撕破脸,但联合国无疑已经被边缘化了。

这个局面的造成主要是大老美造成的,从挑动俄乌冲突到加沙战争的煽风点火,从各种退出国际组织,到随意制裁国际组织,联合国被美国搅的千疮百孔,对各个热点地区的事务无能为力。

在列强还讲体面的时代,联合国好歹还能让大家坐下来聊聊,演演戏,现在是压根演都懒得演了。

至于维系世界贸易秩序的世贸组织,已经被美国彻底砸烂了,各国不得不想尽办法,组建各自的贸易小圈子,互联互通,本币交易也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选择。

那么,全球化就真的死了吗?其实没有,只是玩法不一样了。

老美搞自己的小圈子,东大有自己的一带一路,没有赤裸裸的你死我活,也没有绝对的老死不相往来,而是越来越像是分圈各处。

和老美各种贸易关税打压相比,中方的对外贸易和交往简直是人间理想:没有什么主义,只有携手的发展,不搞各种政治经济胁迫,只有贸易、合作、基建、发展。

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东大的制造业早已引领全球,没有东大家里的供应链支持,各国的制造业想发展起来都很难,欧美更是日子都难过,东大这里,是任何国家都绕不过去的存在。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干涉别国的内部事务,这对第三世界国家来说非常安心,他们不需要被逼站队,不必满足苛刻的政治条件,就能获得增长和安全的机会。

最后世界就发现,中国给了全世界最稀缺的公共产品,就是发展的预期。

从基建到产品,从工业到发展,我们可以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第三世界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你想要经济增长,我就帮你修路建厂;你要安全感,我也能合作。

这才是真正接地气的路线。不空谈自由、不煽动对抗,就实实在在把事情办了。比那些“失去一切但获得自由”的虚幻叙事,管用得多。

不管如何,中方的大同理想,谁都拒绝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