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职场如《幽兰》,没有标准答案

每天的工作,都要解决一堆问题。那么,谁来解决我们内心的问题?别人给不了答案。不如工作之余,自己找一些有意思的事,聊作解答

每天的工作,都要解决一堆问题。

那么,谁来解决我们内心的问题?

别人给不了答案。不如工作之余,自己找一些有意思的事,聊作解答。

一直很喜欢古琴,却不知道如何说起。那就随便聊聊吧。

两首很好听的古琴曲,《欸乃》与《幽兰》。

《欸乃》对于职场人来说,看似无用的音乐,其实也能变成有用的工具。当你需要非常专心工作,却又因为内心嘈杂或外界烦扰,而无法专心时,不妨戴上耳机,听《欸乃》。乐曲悠扬清新,弹琴人寄情于山水渔樵,听琴人托志于一方世界。听的时候,可以结合柳宗元的《渔翁》意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欸乃”,怎么读?小时候学古诗,老师教的是欸乃(ǎi nǎi)一声山水绿。但到了古琴曲的地盘,据说约定俗成,要读成(ǎoǎi)。个人觉得吧,都可以。

那么这俩字儿,啥意思?原来指的是桨橹之声或渔家号子声。古琴曲谱初见于《西麓堂琴统》,也称为《渔歌》或《北渔歌》,《天闻阁琴谱》记载为《欸乃》。

工作的时候,听一听,不但可以安静下来,更加专注。而且,这个BGM一出,自己便仿佛化身终南山高人。手上做的,不再是熙熙攘攘红尘俗事,而是山林潇潇天机之作。

列个项目安排,也仿佛写出了天机。当然了。这首曲子描绘的,本来就是干粗活的渔夫。芥菜树下看,正适合现代的干活人。

另一首古琴曲,是《幽兰》。

在相对抽象的学科世界里,比如数学、物理,可以找到唯一或唯n正确的标准答案。有客观的标准,明确的对错。但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中,几乎没有。而我们中式智慧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就在于空间余地,以及实事求是。

就如这首幽兰。

曲谱传自南朝梁代的丘明。现存曲谱是唐人手抄本,是我国目前所知,唯一用文字谱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琴谱。上世纪五十年代,査阜西等人组织全国琴人研究打谱幽兰,后来流行的是管平湖版本。

“碣石调”指乐曲的曲调形式,来自汉代相和歌瑟调中的《陇西行》。

“幽兰”是乐曲的表现内容,与南朝宋诗人鲍照的琴曲歌词《幽兰》有关。音调略带幽怨,朦胧伤感。

蔡邕在《琴操》中认为,这首曲子是孔子周游列国四处碰壁之后,归鲁见到山中盛开的兰花,发出感叹,兰花原是香花之冠,却与杂草共生,就像圣贤与鄙夫同处。意思是空谷幽兰,无人自芳。

白居易曾经写过《听幽兰》:“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

乐曲听起来,各人有各人的感受。

有人听来晦涩哀怨,有人听出不卑不亢,也有人听出高手舞剑……

倒是想起汪曾祺写的栀子花(含m量略高):

“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nm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tm的管得着吗!’”

你看,胖胖大大香喷喷的栀子花,也可以很有个性,很“幽兰”。

所以,你从《幽兰》中听到了啥,就是啥。

谁都可以是自己心谷里那一朵幽兰,奇葩~

职场就如幽兰,没有标准答案。

原创不易,一见你就happy。转载需本人授权。不想错过职场趣聊,关注:<芥菜树下>,闲话职场,南北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