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易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哲学专著,这部著作一直有着非常神秘的色彩,主要是因为没有人能够通读。一般人看起来他晦涩难懂,每个字都能认识,但是含义又很难说清楚。
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这部著作是远古时期的著作,那时候的语言和现在的语言有较大的差别。其次这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如果没有一些《易经》的基础知识,理解起来是非常困难的。
今天我就在这里抛砖引玉给大家系统的分享一下关于《易经》的基本内容。

为了提升大家的兴趣我会从从《易经》最早的功能占卜来说起。
话说古代《易经》有三种,分别叫《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据说连山易和归藏易已经失传了,但是我并不这样认为,说一下我的理由。
《易经》最早是宫廷的一种占卜学问,为了占卜包罗万象的各种事物,就需要对他们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那么连山归藏和周易应该是有分别的功能。
所谓连山易应该是对自然界变化的一预测,归藏易是对人体变化的一种预测,周易则是对人类社会活动变化的一种预测。这三种预测综合在一起,便实现了对整个宇宙的推测和变化。
按照这样的思路,连山易应该是天干地支的范畴,因为对古人来说,自然界来说就是由天地组成的,而天干地支就是用来记录日月变化的,也就是我们古代计时的方法。
同样的道理,归藏易应该和是《黄帝内经》相关的,它是用来预测人体变化的,或者说人的生长、衰老以及疾病,我们看到《黄帝内经》中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应用,而且归藏二字在《黄帝内经》中经常看到。《黄帝内经》开篇就是说人生长变化的过程。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葵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意思就是说,女孩子七岁的时候肾气开始旺盛,牙齿会更换,头发会长长,到二七一十四岁的时候,经脉开始旺盛,例假会按时间周期来,能够生孩子了。
《周易》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版本,但是翻遍整部书籍你会发现,他一直都是在讲人类社会的相关问题,每一个卦都和人的吉凶祸福有关。比如乾卦说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同人卦说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等等。
通过上面的讲解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易经》都是对规律的总结。天地日月的运行规律,人的生长规律,人类社会活动的规律等等。那么利用这些规律,就可以推知未来的事情,这就是《易经》在占卜中的理论依据。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