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今日寒露,提醒大家:3要吃,3不做,忌2事,早知道早受益别大意

清晨,阳光洒在窗前,你是否注意到窗外的露珠已悄然凝结,在阳光下闪烁着清冷的光芒?​随着清晨露水在阳光照耀下不再晶莹剔透,

清晨,阳光洒在窗前,你是否注意到窗外的露珠已悄然凝结,在阳光下闪烁着清冷的光芒?​

随着清晨露水在阳光照耀下不再晶莹剔透,而略显清冷的光泽,便告诉我们,寒露来了。作为二十四节气中首个含有“寒”字的节点,它宣告了从凉爽向寒冷气候的转换,自然界也将逐步脱去秋季的五彩斑斓,换上寒冷的素白装扮。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寒露使得秋意浓重,晨间可见菊花逐渐转黄。今年的寒露是在10月8日,具体时间为上午8时40分57秒。

寒露时节,秋意浓

当太阳光射至黄经195度,标志着寒露节气的到来。与白露时节相比,寒露带来的凉意更为深重。正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述:“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这表示此刻的气温更低,地面上的露水也更为冰冷,即将凝结成霜。

民间流传着“上午寒露,大雪封门;下午寒露,单衣过冬”的说法。今年的寒露交节在上午,依据古人的经验判断,这或许意味着今年的冬天将会较为寒冷。同时,还有“早寒露三九雪堵门,晚寒露春节冻死牛”的谚语,这些都是古人通过对自然的长期观察所形成的气候预测。

​寒露,作为秋季迈向冬季的重要转折点,自古以来就备受民间的重视。在这一节气中,民间流传着许多富有特色的习俗和讲究,人们遵循这些习俗,以期能平安度过季节转换带来的不适。

今日寒露,提醒大家:3要吃,3不做,忌2事,早知道早准备别大意

3要吃

吃芝麻

寒露时节,民间素有吃芝麻的习俗。这是因为芝麻富含维生素E、亚油酸、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在寒露这个气温逐渐降低、人体抵抗力下降的时期,食用芝麻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抵御寒冷。

在古代,农民们在寒露时节开始收割芝麻,因此,吃芝麻也寓意着庆祝丰收、祈求来年五谷丰登。此外,芝麻形状圆润,象征着团圆、美满,人们在寒露节气吃芝麻,也寓意着家庭和睦、幸福美满。

​芝麻制成的芝麻酥、芝麻绿豆糕或一碗温润的黑芝麻糊,不仅是美味,更承载着深秋的饮食智慧

吃螃蟹

自古以来,民间便有“九月团脐十月尖”的说法,形象地描绘了寒露时节雌蟹的鲜美。在这个时节,雌蟹的卵已满满当当,体内的黄膏也达到了最为丰腴的状态,无疑是品尝母蟹的最佳时机。

​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对寒露时节的螃蟹有着不同的烹饪方法和食用习惯。在北方,人们喜欢将螃蟹与葱姜蒜一同蒸煮,保留了螃蟹的原汁原味;而在南方,则更倾向于将螃蟹与年糕、豆腐等食材搭配,烹饪出色香味俱佳的佳肴。

无论是哪种做法,都能让人们在品尝螃蟹的同时,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

喝寒露茶

自古以来,寒露时节品饮寒露茶已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寒露茶,指的是在寒露这一天采摘的茶叶,其品质独特,口感鲜爽。此时,正值秋季,天气渐凉,人体的新陈代谢也相应减缓,喝上一杯寒露茶,不仅能驱散秋天的寒意,还能顺应时节。

​寒露茶的采摘与制作过程也颇具讲究。茶农们通常在寒露这一天清晨起床,趁着露水未干,采摘茶树上的嫩叶。采摘后的茶叶需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制作,才能制成品质上乘的寒露茶。这种茶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滋味甘醇,具有很高的饮用价值。

3不做

晚上不开窗睡觉

随着寒露节气的到来,夜晚的寒气愈发浓重,此时不宜开窗就寝,以防寒气侵袭身体。建议在白天气温相对较高时进行开窗换气,以维持室内空气的清新。

不宅家

寒露时节,天高气爽,金风送爽,正是走出宅门,迈向户外的最佳时机。不妨抛下琐事,迈开双腿,去感受秋天的独特气息。这不仅是遵循我们先祖们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热爱生活态度的体现。

​不贪嘴

在这个时节,往往会有一种食欲大增的感觉,这是因为身体为了抵御寒冷,本能地需要摄入更多的热量。然而,尽管食欲的增加是一种自然的生理反应,但我们在饮食上应有节制,避免暴饮暴食。适度饮食,可以避免给消化系统带来过重的负担。

​忌2事

​忌露脚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深入。此时,天气渐冷,地面开始结霜,人体的抵抗力也会相对下降。中医认为,脚部是人体的重要部位,被称为“第二心脏”,一旦脚部受寒,很容易导致寒邪入侵,进而影响全身健康。因此,在寒露过后,我们要特别注意脚部的保暖。

​忌下水

​寒露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已经逐渐降至较低水平,尤其是早晚温差较大,人们稍有不慎,就可能不舒服。而水温的下降更为显著,此时下水游泳,身体会迅速失去热量,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寒冷的侵袭。

​通过上面的了解,我们会发现:寒露节气的所有习俗与讲究,本质上都是在教我们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何时进取,何时收敛;何时绽放,何时沉淀。

在你的家乡,还流传着哪些独特的寒露习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让我们在这个微寒的季节里,用故事相互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