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蒂斯在书中强调,趋势跟踪的核心不是预测趋势,而是在趋势刚出现时上车,在趋势结束时下车。海龟们用一套简单到近乎笨拙的规则,精准捕捉到了一次又一次大行情。市场大多数时候是横盘震荡的,只有10%~20%的时间在走趋势。海龟们要做的,就是在这10%的时间里牢牢坐稳。怎么判断趋势开始了?答案是,突破价格超过了过去一段时间的最高点或最低点,比如过去20天里,黄金最高涨到1900美元,今天突然涨到1901美元,这就是20日突破。

《海龟交易法则》
前情阅读:
为什么突破能代表趋势?科蒂斯解释了背后的人性逻辑,横盘时买方和卖方势均力敌,价格在一个区间内波动。当价格突破区间高点,说明买方力量突然变强,可能是对冲者在补仓,也可能是投机者发现了机会。大量资金涌入,推动价格一路走高,这种集体行动会形成正反馈,越涨越有人买,越买越涨,最终形成趋势。海龟们不猜趋势会持续多久,只相信突破意味着趋势可能开始,然后果断入场。
前面提到过,为了不错过不同级别的趋势,海龟们同时用两个系统。系统1是针对短期趋势,20日突破入市,规则是价格超过过去20天的最高点时买入,跌破过去20天的最低点时卖空,特点是反应快,能抓住短期爆发的趋势,但假突破多,比如突破后很快回调。系统2是针对长期趋势,55日突破入市,规则是价格超过过去55天的最高点时买入,跌破过去55天的最低点时卖空,特点是反应慢,但假突破少,一旦抓住趋势,持续时间更长。这两个系统就像两张网,系统1抓小鱼,系统2抓大鱼,海龟们会把资金分给两个系统,既不放弃小机会,也不错过大行情。
抓到趋势后,要不要一次性满仓?海龟们的答案是:不,他们用逐步建仓的方法,既控制风险,又放大利润。规则很简单,首次突破时买入一个头寸单位,之后每上涨或下跌0.5个N,就再加一个单位,直到达到4个单位上限。比如原油,N=2美元,一个头寸单位等于5份合约,首次突破80美元时,买入5份合约涨到81美元,再加5份,共10份,涨到82美元,再加5份,共15份,涨到83美元,再加5份,共20份。为什么这样做?科蒂斯说,趋势初期往往波动大,一次性满仓容易被洗出去,而逐步加仓,既能在趋势确认后放大仓位,又能在趋势反转时减少损失。比如如果原油涨到81美元后回调,海龟们只亏一个单位,加半成加仓的钱,而不是4个单位的全部风险。不是所有突破都能形成趋势,有时候价格突破后很快回调,就是我们说的假突破。
海龟们用一个简单的规则,过滤掉大部分假突破。系统1的突破,如果是连续亏损后的,第一次突破才有效。比如过去3次20日突破,都是假突破止损离场,第4次突破时,系统1才会入场,如果前一次突破是盈利的,下一次突破就暂时放弃,因为连续盈利后,市场可能进入横盘。假突破概率高,这个规则看似简单,却能让海龟们避开60%以上的无效交易。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这些规则太简单了,我也能做到,但科蒂斯在书中坦言,当年13只海龟,只有少数人真正坚持了这套系统,其他人要么在假突破后放弃,要么在趋势中,怕利润回吐而离场。比如有只海龟在咖啡趋势中,看到利润从50万回落到30万,忍不住平仓,结果错过后面110万的涨幅。科蒂斯说,趋势跟踪的精髓,不在于抓得住,而在于拿得住。为什么拿得住这么难?因为人性中的贪婪、恐惧、侥幸,会一次次干扰你的判断。
这正是我们要拆解的核心,交易者如何对抗自己的心魔?科蒂斯在书中,抛出一个耐人寻味的观察,当年13只海龟,学的是一模一样的法则,用的是一模一样的账户,最终的收益却天差地别,有人4年赚3000多万美元,有人却赔光了本金。他坦言,不是方法有多难,而是人心太容易跑偏,交易的奇妙之处在于,他把人性的弱点放大到极致,哪怕你知道突破要买入,止损要坚决,真到了市场波动时,恐惧、贪婪、侥幸会向无形的手,把你拽向错误的方向。海龟们总结出,有5种心理陷阱最容易毁掉交易,而他们的根源都是偏离概率思维。
损失厌恶心理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对损失的敏感程度,是对收益的两倍,赚100元带来的满足感,远不及亏100元带来的痛苦。这种本能在交易中会变成致命伤,比如海龟们学过2N止损,规则亏到2%,账户资金就必须离场。但有只海龟在一次棉花交易中价格跌破止损价后,总觉得再等等会反弹,结果眼睁睁看着亏损从2%扩大到15%。科蒂斯问他为什么不遵守规则?他说就是舍不得割肉,感觉一平仓钱就真的没了,这就是损失厌恶的陷阱,为了避免确定的小损失,宁愿冒更大的风险,就像有人握着跌了50%的股票不肯卖,总幻想回本就抛,最后越套越深。海龟们明白,止损不是承认失败,而是保住继续玩游戏的资格,就像打扑克时手里的筹码比单局输赢更重要。
结果偏好心理普通人评价交易,总爱问这次赚了还是亏了,但海龟们更在意方法对不对。结果偏好会让人陷入一个误区,只要赚钱就是好方法,只要赔钱就是坏方法,哪怕赚钱是运气,赔钱是概率。比如有只海龟靠猜顶底赚了一笔,就觉得突破法太保守,开始放弃系统自主交易。科蒂斯提醒他,你这次赚了,但长期来看,猜顶底的胜率只有30%,早晚会亏回去,果然半年后,这只海龟因为连续猜错趋势,把之前的利润全亏光了。真正的概率思维是,正确的方法可能短期赔钱,错误的方法可能短期赚钱,就像抛硬币,哪怕连续三次正面,也不代表硬币被动了手脚。海龟们每天记录交易日志,不是为了统计赚了多少,而是为了检查是否遵守了规则,因为他们知道,守住方法,利润会自然来。
近期偏好心理人类天生更关注近期发生的事,比如你连续三次交易都亏了,很容易怀疑系统是不是失效了,如果连续三次赚了,又会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这种近期偏好,会让交易者偏离长期视角。科蒂斯举过一个极端例子,1998年可可市场,有个遵循海龟法则的交易者,连续17次交易都亏了,总亏损超过账户的15%,他崩溃了,认为趋势跟踪已经过时,于是放弃了系统,可就在他离场后三个月,可可价格暴跌,那波趋势如果抓住,能赚回之前所有亏损的三倍。这就是近期偏好的危害,用短期的偶然否定长期的必然,海龟们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很简单,每次怀疑系统时,就翻出过去20年的回测数据,看看历史上多少次连续亏损后,紧跟着大趋势,数据会告诉你,耐心等下去,概率站在你这边。
锚定效应人们判断价值时,总爱找一个锚点。比如买股票时,你会盯着买入价,涨了就想回到买入价就卖,跌了就想回本就跑。这个锚点,会让你忽略市场本身的趋势,海龟们在原油交易中,就见过这种情况。有人在80美元买入,当价格涨到90美元时,总想着之前80都没卖,现在90卖太亏,结果价格回调到85美元,他慌忙平仓,错过后面涨到100美元的行情。科蒂斯说,趋势跟踪者眼里没有买入价,只有趋势是否还在。锚定效应的本质是和过去较劲,而交易要的是和未来同行,就像开车时,你不会盯着后视镜看路,交易也不该盯着成本价判断方向。
自负心理有些海龟一开始赚了钱,就觉得系统太保守,有只海龟私下修改规则,突破后等回调再买能赚更多,结果每次回调都错过趋势,一年后收益只有科蒂斯的十分之一。科蒂斯总结,自负的交易者总想去优化概率,他们觉得可以预测转折点,却忘了趋势跟踪的核心不是预测而是跟随,就像你没法预测哪片云才会下雨,但你知道乌云多了就带伞。海龟法则的优势恰恰在于不追求聪明,只追求一致。科蒂斯成为最成功海龟的秘诀不是智商高,而是像机器一样执行规则,哪怕连续五次止损,他也会按信号第六次入场,哪怕利润回吐80%,他也会等到退出信号出现再离场。每次交易前,他都会问自己两个问题,这符合系统规则吗?如果错了,我能接受止损吗?两个答案都是才会下单。这种前置检查能有效对抗冲动,海龟们把看突破、算头寸、设止损变成固定动作,不管市场怎么波动,动作不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