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柳亚子夫妇应邀前来北平商讨中共民主联合政府号召成立事宜,柳亚子是著名的文坛诗人,社会活动学家,也是民主派人士。
他与毛主席关系很好,周总理代毛主席宴请他们夫妇,却没想到席间闹了很大的矛盾,饭吃一半周总理直接走了。周总理一向礼数周全,为何选择中途离席?柳亚子来北平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忠直之士柳亚子出生在书香门第,父亲与祖上都是学识渊博的儒士,他继承了父辈的优良基因,从小就才学出众。
他出生的那个年代,正是清朝走向衰败,外部文化冲击封建王朝的时候,心中的热血也让他加入了同盟会之中,成为了挑战旧社会的新式青年。
辛亥革命之时,因为能力出众,他曾去军政机关担任秘书,可习惯诗词浪漫的他无法忍受在政府里面尔虞我诈,只工作了不到三天,就毅然辞职,回去写诗创作。
1924年,柳亚子当选了国民党中央监委,进入了国民党权力高层,虽然他威望很大,却从不屑于卖弄权术,对于蒋介石极为反感,时常公开与他叫板。

蒋介石背叛革命之后,许多革命进步人士都遭到了迫害和暗杀,脾气又臭又硬的柳亚子自然也进入了抓捕名单之中,幸而他的夫人聪明机智,让他逃过了追捕。
抗日战争时期,柳亚子一介文人即使心中悲痛,也无能为力,只能将精力都放在搜集南明历史资料上,可惜还没等他写出大纲,大量的文稿就因为战乱丢失了。
对于蒋介石高举“攘外必先安内”大旗,柳亚子十分的唾弃,一度不愿与蒋介石出现在同一个地方。

皖南事变之时,他与宋庆龄、何香凝等国民党民主人士联合发电质问蒋介石破坏抗战。
即使被蒋介石开除党籍,断绝经济收入,柳亚子也毫不畏惧,按他的话来说,他是信奉三民主义的国民党员与蒋介石那个叛徒道不同不相为谋。
可以说,以柳亚子的才能与社会地位,如果他愿意归顺蒋介石,能够取得的成绩也许无法想象,锦衣玉食的生活易如指掌。

可柳亚子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本心,即使敌人的枪就指着他的脑门,他也不改初衷,这样的忠直之辈,令人钦佩。
以诗会友除了革命理念的坚定不移,柳亚子还是著名的“诗痴”,对于好诗词,他简直是疯魔般的喜欢。
1945年,毛主席重庆谈判之时,是柳亚子首次与这位中共领导人见面。

按理说,中共与国民党算是对立,即使是民主派人士与共产党也不应走的特别近,但柳亚子从不在乎这些忌讳,与毛主席多次畅谈民生政治,诗词歌赋。
他对于毛主席的政治理念,文学才能极为敬佩,尤其喜爱毛主席写的那首《沁园春·雪》,不仅讨要手稿,更是为其专门和了一首,成为了文坛令人惊叹的佳作。
而这次会面,也让柳亚子与毛主席成为了至交好友,后来柳亚子不愿意卷入到国共内战之中,直接前往香港,在那里担任革命委员会秘书长,组织管理香港地区的国民党政治工作。

柳亚子作为文学家、史学家以及社会学家,所取得的成绩是难以超越的,可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
柳亚子最大的缺点就是他的脾气。
前面提到过,柳亚子不喜欢蒋介石,便从不会给他好脸色,这其实是一种主观上的“任性”,尤其是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话,就是欺压与无理取闹了。
这并不是夸张,事实上柳亚子确实不止一次的将气撒在普通人的身上。

1949年3月18日,柳亚子夫妇应邀来到北平参加商讨民主联合政府建立的事宜。
那时候正值解放战争进入关键时期,来到北平的民主国民党人士非常多,毛主席除了要忙战事,还要忙中央政府的政事,每天脚不沾地,根本就没有时间接待。
3月26日,国民党和平谈判代表团即将来到北平,当时六国饭店房间数量不足,便请一些民主人士暂且移到颐和园居住。

事有轻重缓急,虽然远来皆是客,还是国共和平谈判的事情更重要一些,大部分的民主人士都表示配合,唯有脾气火爆的柳亚子,数次因此大发雷霆,迁怒他人。
柳亚子只要听说毛主席接见其他人,他就心里不平衡,别人坐专车也让他不爽。
在他看来,他与毛主席的关系明明更近一些,而且身份地位不低,为何被如此“怠慢”呢?

越想越气的他出去遛弯消气,回来时手里拿着一个孙中山石膏像,由于刚搬来不就,门卫对他并不熟悉,以为他是陌生访客,就询问他的身份。
却没想到这句话直接激怒了柳亚子,他当即拿自己的拐杖就往门卫身上打去。
这天下午,柳亚子提出要吃青扁豆角和顶花带刺的鲜黄瓜,服务员不敢怠慢,几乎把北平的菜市场跑遍了,就是没找到这两种菜,便提出能不能用其他菜代替。

没想到柳亚子毫不留情,痛骂服务员是在狡辩,完全就是失职,还打了服务员一耳光。
不仅如此,柳亚子还时常在住所说一些牢骚威胁之言,声称毛主席与周总理不理他,他就直接跳湖或者吊死。
苦心劝告柳亚子的所作所为以及气愤言论很快传到了周总理的耳中,他意识到不能继续这样下去了,便在百忙的行程中抽出一段时间,宴请柳亚子夫妇。

终于得到了周总理夫妇的宴请,柳亚子高兴却仍旧心怀怨气,在宴席上拉着一张脸。
柳亚子本以为周总理会捧着他,却没想到周总理直接当面批评了他。
“我们的同志刚刚进城不久,对于城里的规矩可能不太懂,惹柳先生生气,我这边代为致歉。”
周总理一向礼数周全,他并没有开局直达主题,而是先客套了一番,等柳亚子态度缓和之后,才说起他的问题。

“不过,柳先生你动手打人是不对的,在解放军队伍里面,人人都是平等的,做错事可以批评教育,动手打人在人民队伍里面是被禁止的压迫行为。”
周总理的直白批判让高傲的柳亚子十分下不来台,他下意识想要反驳什么,却一句话都说不出口,因为他自己也清楚,这种迁怒是不对的。
周总理也明白,柳亚子的所作所为既是气愤,也是心里不安,担心自己的未来与前程。

“毛主席目前公务繁忙,心中仍然是记挂您的,至于筹备工作,不管参与不参与,都无法决定日后的职位任用,您才能出众,势必要占据一席之地,又何苦争一时长短呢?”
周总理事务繁忙,此次宴会完全就是硬挤出来的时间,话说完之后,没有继续陪同用餐,而是直接离开,只剩下夫人邓颖超继续陪同。
周总理这样做其实是不太礼貌的,但此次会面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礼貌,也是希望借此让柳亚子自省。

柳亚子自然明白周总理的意思,即使对他提前离席不满,终究是没有继续再闹了。
结语
柳亚子是个能力出众的文人也是个敏锐的政治社会学家,可他却改不了自己的臭脾气,这无疑是他最大的弱点。
一个真正的能人,不仅要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本心,更要在面对他人错误时保持平和与宽容,如果锱铢必较,动辄打骂,是难以取得更高的成就的!
参考资料:
周恩来批评柳亚子“牢骚太盛”始末 青岛新闻网 2004-06-21

柳亚子先生的“知北游” 团结网 2021-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