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

第一节 明朝的建立一、建立: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定都应天府(江苏南京);二、靖难之役: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

第一节 明朝的建立

一、建立: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定都应天府(江苏南京);

二、靖难之役: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1421年,明成祖为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迁都北京。

第二节 强化皇权

一、目的:巩固统治、强化皇权;

二、措施:

(一)在中央

1.废除丞相制度: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秦朝设立,明朝废除;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分散兵权:把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

3.监督臣民:设立“厂卫”特务机构(明太祖:锦衣卫;明成祖:东厂;明宪宗:西厂)。

(二)在地方

1.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互不统属(布政使司:民政财政;按察使司:司法;都指挥使司:军务);

2.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三、特点:通过分散中央和地方的权力,防止朝臣和地方官员专权,从而加强皇权。

四、影响: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弊端:政策皆出于皇帝,容易出现失误,皇帝权力过大,易形成独裁统治)。

第三节 科举考试的变化

一、考试内容: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二、考试要求: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三、答题格式:八股文;

四、影响:八股文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思想,流弊日益严重。

第四节 民族关系

一、东北——奴儿干都司

(一)明成祖在黑龙江下游设立奴儿干都司;

(二)意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等地和库页岛,在明朝前期就已纳入有效管理;

二、蒙古——隆庆和议

(一)1571年,明朝封蒙古俺答汗为王,并达成通贡和互市的协议,史称“隆庆和议”;

(二)影响:结束了明朝与蒙古近200年的敌对状态,此后明朝与蒙古之间很少爆发大规模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