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企业的四大风险

企业的每一个决策、每一场博弈等都会有风险,风险会紧跟企业的脚步,零风险的情况从来都不存在。也就是说,企业无论大小,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这是客观规律。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风险一旦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给企业带来危机。因而,企业要建好风险防火墙,及时发现,重视危机的早期应对,在风险处于萌芽状态时就积极化解、妥善处理,实现风险可控、可承受,防止小危机演变成大危机。
第一,防范周期性风险企业一般都会面临两个周期性风险:一是经济周期风险,二是产业周期风险。通常,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等阶段。这些阶段都会对企业产生一定的风险,在一般情况下,经济繁荣时大部分产业需求都会扩大,普通的经营者对此也会信心十足;而经济萧条时,绝大部分产业需求都会面临萎缩,如果企业不能顺着经济周期优化产能,就会出现经营危机,特别是企业如果预测不到经济萧条期的来临还盲目扩大产能的话,那就会更危险。
无论处于哪个经济周期阶段,还是身处哪个产业,企业都有发展的极限,产业也都有衰亡的可能。一个产业当发展到极限时就会出现竞争过度的状态,而当一个产业开始衰亡的时候市场就会处于收缩期。因而,企业一定要辩证地看待经济周期和产业周期,重视周期性变化,有进有退,也要注意自己的发展节奏。当周期上行的时候,企业可以走得快一点;当周期下行的时候,企业要走得慢一点,无论快和慢都要突出一个“稳”字。做企业前进打冲锋、攻城略地,那当然好,但是也得学会转移,学会保留实力,这也非常重要。
其实,企业发展也是有周期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当一项业务如日中天时,就要适时发展新业务,用老业务的利润去培育新业务,当新业务做起来后逐渐代替老业务,这就是我们常讲的穿越企业生命周期、实现持续增长的第二曲线。
第二,减少决策性风险决策往往是两难选择,不重视发展而过于看重风险,企业会止步不前;不重视风险而一味地发展,则很可能会轰然倒下,所以好的决策应是在保证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把风险降至最低。在企业里,做决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谁也代替不了企业领导者做决策,而一旦决策错了,那可能就是满盘皆输。
企业在经营决策层面的风险,主要表现为经营失误,包括战略、用人、决策、管理等方面的失误。有效的经营者认为,任何经营行为都是一个风险管理的过程,最高超的经营艺术就是把风险降到最小,即使有风险也要可控可承受。风险可控可承受是我一直坚持的经营原则之一,有风险是正常的,关键是要知道风险可能发生在哪儿、企业的承受力有多大、有没有强大的“防火墙”和“灭火器”。
风险发生后,不能逃避,也不能掩盖,要正视并迅速切割风险部位,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绝不能盲目投入更多资源进行补救,否则风险点和出血点就会越来越大,最终“火烧连营”。实践证明,任何一家大企业如果在风险控制问题上出了纰漏,一定会险象丛生,甚至是瞬间崩塌。
第三,警惕资金链风险在检查身体时,主要手段是X线透视和血液常规检查,而为什么要进行血液常规检查呢?因为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人的许多生理状况。那么,企业的血液是什么?那就是现金,掌控了现金也就把握了企业的命脉。人死亡的主要标志是肺部停止了呼吸,那企业死亡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资金链断了,现金流出现了问题。因此,做企业的一个底线就是要守护好自己的资金链。
现金是企业的血液,一个企业能否维持下去,不取决于它的账面是否盈利,而取决于它有没有正常运营所需要的现金,现金流动状况更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真正实力。华为任正非当年到日本大阪调研,望着大阪城中的一口古井出神。大阪城曾遭遇过围攻,因为有井水才能守城,所以任正非说,企业的“井水”就是现金流,现金流就是企业“过冬的棉袄”。
在经营方面,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至关重要,而现金流量表又是重中之重。企业要关注经营活动的现金流,追求有利润的收入、有现金流的利润。有效的经营者一定要特别重视现金流,不能出现资金链风险。
第四,规避大企业病风险很多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普通经营者可能认为,大企业病与自己无关。其实,大企业病不见得必须是大企业才会有,只要企业有成长,就可能会得大企业病。因为一个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有盲目性,如果不去干预它,它就会疯长,甚至出现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士气低迷、投资混乱、管理失控等状况,这是我给大企业病归纳的六大特征。
那么,企业该怎么防范“大企业病”呢?那就要通过管理有意识地去控制机构膨胀、缩小人员规模,给企业“瘦身健体”,在“减”字上下功夫。企业的逻辑是成长的逻辑,不成长就会消亡。我们一方面必须让企业长大,另一方面在成长过程中也要对企业进行“剪枝”,这与对果树进行剪枝的道理是一样的。
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不“剪枝”就会膨胀,所以企业要不停地“剪枝",控制组织层级、机构数量、人员规模。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组织竞争力,提升组织活力。
本文摘编自宋志平新作《有效的经营者》,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