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吗?京城那场骇人听闻的婚礼——当朝郡主大婚当日,新郎的琴弦突然断裂,竟将他活活勒死在宾客面前!无人知晓琴弦为何断裂,只知道他曾对师妹立下誓言:‘弦断,知音绝’……今夜,让我们回到烟雨朦胧的知音亭,揭开这场情义与背叛的悲歌。”
在江南的蒙蒙烟雨中,最动人的不是画舫里的笙歌,而是从湖心“知音亭”飘出的琴声。弹琴的男子叫风无迹,伴奏的是他师妹柳青青。二人师从琴道大家萧先生,师兄的琴声气势磅礴如惊涛拍岸,师妹的琴音婉转空灵如山涧清泉。每当他们琴瑟和鸣,连飞鸟都停驻屋檐,鱼儿也浮出水面。萧先生常常抚须笑道:“你二人琴心相映,实乃天作之合。”

那日杏花树下,风无迹轻轻执起柳青青的手:“青青,待我此番入京,若能得贵人赏识,定回来风光的娶你。”柳青青低头浅笑,从怀中取出一个精心绣制的琴囊,上面一对比翼鸟栩栩如生:“师兄,京城繁华,莫忘归期。”“琴在,佳人在;弦断,知音绝。”风无迹指天立誓,声音坚定,“若负此心,天地不容。”他带着师傅的荐书和师妹的期盼,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

风无迹凭借一曲《凤求凰》,在王爷寿宴上技惊四座。座中那位年方二八的平阳郡主,听得如痴如醉。郡主貌美如花,却因王爷宠爱,性子骄纵。她频频召风无迹入府演奏,赏赐丰厚,话语间尽是暗示:“先生如此才华,埋没民间实在可惜。若得贵人提携,封官进爵指日可待。”

风无迹起初还牢记对师妹的誓言,婉言谢绝。可京城的繁华、郡主的青睐,像一坛醇酒,渐渐醉了他的心。这日,郡主直接挑明:“父王已同意,招你为婿。三日后便是吉日。”风无迹大惊:“郡主厚爱,无迹感激不尽。只是...”“只是什么?莫非你家乡已有妻室?”风无迹脑海中闪过柳青青温柔的笑脸,又想起这些时日见识的荣华富贵,心头天人交战。最终,功名的诱惑压倒了一切。“无迹……尚未婚配。”
郡主大喜,却又道:“我听说你有个柳姓的师妹,与你关系匪浅。你需亲笔写一封绝情信,断了她的念想。”风无迹手一直在颤抖,几乎拿不住笔。“怎么?舍不得?”郡主的声音冷了下来。风无迹咬咬牙,铺开信纸:“青青师妹:京城一载,世事变迁。吾已得郡主青睐,不日成婚。往日誓言,皆如云烟……”每写一字,都像用刀在心上割。

就在风无迹写下这封绝情信的同时,千里之外的知音亭中,柳青青突然心口一痛,指尖琴弦应声而断。她不知道,一场精心策划的背叛正在上演。柳青青读完来信,一动不动地坐了一个时辰。当萧先生推门进来,只见她面色惨白如纸。“师傅,师兄……要娶郡主了。”

夜晚,柳青青抱着古琴,独自走向知音亭。她换上最爱的水绿色衣裙,弹起他们共同创作的《比翼吟》。琴声哀婉,如泣如诉,连池中荷花都合上了花瓣。一曲终了,她取出风无迹送她的定情信物——那根特制的冰蚕丝琴弦,轻轻系在亭梁上。“师兄,你忘了誓言,我却记得。”她闭上双眼,“弦断,知音绝。今日,我就用这琴弦,了断你我今生的知音缘。”
与此同时,京城王爷府上张灯结彩,喜气洋洋。风无迹身着大红喜服,正在与郡主合奏。他心不在焉,指法屡屡出错。正当奏到高潮处——“铮!”他手中七根琴弦齐齐断裂!满座皆惊之际,那根最细的琴弦竟如活物般扬起,闪电般缠上他的脖颈!“呃……”风无迹双手抓向颈间,在窒息中恍惚看见柳青青就站在面前,穿着水绿色的衣裙,对他幽幽叹息:“师兄,你说过,弦断,知音绝……”

多年后,有夜过江南的旅人说,每逢月明之夜,知音亭中总会传出幽幽琴声。更有胆大者窥见,一根琴弦悬于梁上,无风自颤。而风无迹墓前的古琴,七根琴弦常年湿润,像是永远流不尽的眼泪。有人说,那是柳青青的泪,也是风无迹的悔。琴弦易断,知音难觅。负了初心,便是负了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