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跟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常常遇到不想学习和厌学的小孩,有着相似表现:
不想上学,光想呆在家里,就玩手机和游戏,不洗澡不刷牙,变得颓废和消沉。
家长最着急的问题,往往怎么才能让孩子学习。
很少有家长去问,我的孩子不学习,到底是什么原因,是哪些因素困扰了孩子学习的心。
了解孩子不想学习和厌学背后的原因,比着急让孩子学习,更值得探索。
即便在家长的威逼利诱之下,孩子一时半会回到了学校,但很快就又从学校退回来,开始新一轮的厌学大战。
一般来说,孩子不想学习,大概率是卡在5个地方,有这几个原因:
孩子厌学的第一个原因:孩子遇到了人际关系困扰。
对于大人来说,对于人际关系会卡住孩子学习,表示不理解,觉得孩子分不清主次。
明明是上学的,人际关系是可有可无了,没有朋友就不玩,说话不对付就少说几句,用得着内耗和影响孩子学习吗?

对于成年人来说,可以忽略人际关系,但对于孩子来说,人际关系是他们生活中的重大命题。
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平平,在学校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孩子,有朋友会让孩子觉得不孤独。
要是学习上没有成就感,人际关系又很糟糕,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太菜了,很没用,也会不愿意呆学校里。
孩子厌学的第二个原因:孩子并不是讨厌学习,只是害怕失败。
很多孩子是想学习的,但因为怕失败,怕自己努力也没有好的结果。
就会产生逃避心理和习得性无助,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料,也就不愿意付出努力了。
这种情况尤其容易出现在小学成绩比较优秀,到了初高中之后没有办法接受自己的普通与落魄。
相比之下,孩子的自尊心就被挫败了,处于一种想变好又静不下心,努力不动又接受不了落差的纠结与内耗之中。
于是,就容易逃避考试,逃避学校和逃避学习。
孩子厌学的第三个原因:讨厌规则和束缚
如果孩子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成长,突然去一个管理严格和要求高的学校,孩子就会很不适应。
觉得各个方面都被限制,再加上初高中竞争的压力,孩子再也不能像之前一样随心所欲,就想躲回家里。
这一类的孩子往往比较任性,被家长保护得很好,照顾得也很精细。
再加上父母容易过度满足孩子,对孩子事无巨细的包办,孩子习惯了事事顺心,样样要遵循自己的意愿来。

就容易排斥学校的严厉和规矩生活,家长要从不给孩子提供太舒服的环境开始,让孩子慢慢适应外界的规则。
孩子厌学的第四个原因:不是不想学习,只是习惯逃避
家长包办太多,照顾太好的孩子,是最容易逃避和甩锅的。
只要感觉到不舒服,立刻启动防御与逃跑模式。
家长太能干了,就变相剥夺了孩子独立自主和自我承担的机会,在孩子遇到压力和挑战的时候,就没有信心,顺势就逃跑了。
只有家长放手,让孩子经历磨难和历练,孩子才能有所担当和自我承担。
孩子有天然的情绪复原力,也有面对挫败的勇气,家长不要过度操心,允许孩子试错和自己来。
孩子厌学的第五个原因:不适应环境
有些孩子比较敏感和脆弱,面对陌生的环境就会特别没有安全感,希望回到熟悉的环境里。
尤其是开学季或放长假返校时,孩子都会特别不适应。

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以及不熟悉的舍友,都会让孩子产生情绪波动和内心戏份的增多。
尤其是不太自信和内向以及容易胡思乱想的小孩,更容易在新环境中产生应激。
对于厌学和不想学习的孩子,家长要懂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的情绪,同时也不要过度共情孩子。
敞开怀抱,给受一点伤的孩子疗愈的空间,但不要主动给孩子太宽容,太自由,太舒服的环境与生活。
对内耗的孩子情绪理解,接纳,沟通要温和,但对于原则问题要有边界感,要做到嘴软心狠,把孩子尽力推出去勇敢面对问题,而不是躺平假装问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