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社评#:恶意执法让美国与“负责任行为体”渐行渐远】一段时间以来,美国

环球网 2025-07-30 08:26:00

【#环球时报社评#:恶意执法让美国与“负责任行为体”渐行渐远】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滥用“国家安全”概念,频繁滋扰、盘查,甚至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起诉中国留学生和在美研究人员的恶劣行为愈演愈烈。近期,又有一名在美国从事研究的中国学者被美执法部门无理拘押。7月28日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郭嘉昆证实了这一消息并敦促美方停止搞有罪推定和政治操弄,停止针对在美中国学生学者的政治性、歧视性执法,将美方领导人欢迎中国留学生赴美学习的表态体现在行动上。

美方近些年针对中国科研人员任意执法的举动并不罕见。这些中国学者和学生或在机场入出境时被美方扣留,或被美国海关关押在“小黑屋”长时间盘问。不久前,美司法部指控正在美高校研学的中国学者将“植物病原体”非法带入美国。有基础生物学常识和科研经验的人都能清楚认识到,误带常见样本这件事本身,并不存在任何真正的尖端技术或敏感样本在两国间被“互投”的情况,充其量只是科研管理程序的不规范。然而,美方却将这一普通的实验室管理问题,刻意渲染为“国家安全事件”,借此博取舆论关注,严重干扰中美之间的正常学术交流,刻意制造中美之间的紧张氛围。

如此跋扈的手段,暴露出美国某些执法机构公然践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打着“国家安全”的幌子,干着肆意霸凌他国民众的丑恶行径,其特务国家与警察国家本质昭然若揭。

屡屡在学术圈泛化“国家安全”概念、频繁恶意执法的背后,反映出美国国内一部分群体面对中国在科技研发领域快速崛起所产生的焦虑与病态心理。他们借助对华强硬姿态自我发泄,全然不顾中美关系与世界稳定大局。从另一方面来观察,类似事件也凸显美国政府决策与执行层面的严重脱节。一个国家的国际信誉建立在自身治理体系的有效运转上,美国如今的行为已经与“负责任行为体”渐行渐远,这让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个国家,在同美国打交道时都不得不仔细掂量。

教育合作和学术交流是中美关系的关键纽带,承载着两国人民增进理解与互信的重要使命。美国作为全球学术中心,长期从对外人文交流中受益,吸引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顶尖人才。然而,即便美国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也经不起政治操弄和歧视性执法的挥霍。这样的行为必然会削弱美国的全球学术与教育吸引力,损害其法治声誉,于其自身发展无益,终究是损人害己的赔本买卖。中美关系需回归交流合作的正确轨道,摒弃政治化干扰,重建信任,以开放的学术环境推动共同进步,造福两国及世界。

0 阅读:6

猜你喜欢

环球网

环球网

环球网官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