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中、美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第3轮经贸会谈正式结束了。根据中方对外发

局势风云录吖 2025-07-30 11:04:22

7月30日,中、美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第3轮经贸会谈正式结束了。根据中方对外发布的消息,此次的最大成果应该是——中、美达成了为期90天的“休战协议”。那么如何看待这一点呢? 中美贸易这盘棋下到现在,棋盘上的子儿早就缠成了乱麻,斯德哥尔摩这轮谈下来,能让双方同意“不新增筹码”,已经算没白跑一趟。   2024年上半年中美贸易额5200亿美元,里面藏着多少扯不清的账:美国想让中国少买俄罗斯的石油,可中国从俄进口的原油占比已经涨到19%,比从美国买的多3倍。   中国惦记着美国放宽芯片出口,可美国商务部的管制清单今年又加了28家中国企业,这些疙瘩哪是一天半能解开的。   所谓“共识有限”,从双方发布的消息里就能看出端倪。中方提了“扩大农产品进口”,可没说具体加多少——2023年中国从美进口大豆2800万吨,比2020年少了1200万吨,美国农场主盼着补回来,中国这边却卡着转基因大豆的审批,谁都不让步。   美方提了“公平竞争”,却绝口不提取消现存的301关税,那些加在光伏板、家电上的税,一年让中国企业多掏40亿美元。   而俄罗斯和伊朗的石油问题,更是块烫手山芋。美国想让中国少从这俩国买油,可2024年上半年中国从伊朗进口的原油均价58美元一桶,比国际均价低11美元,俄罗斯的原油到岸价更便宜,炼厂老板们算账比谁都精。   美国自己呢,嘴上喊着制裁伊朗,2023年却从伊朗通过第三国转口了300万桶原油,这种双标让谈判桌前的中方代表都懒得接话。   真要逼中国选,中国宁愿多买俄伊的油,毕竟能省下来的钱,够给国内加油站降两毛油价。   这90天更像双方的“评估期”。美国中期选举临近,拜登政府需要点“对华缓和”的消息稳住农场主和零售商——沃尔玛里30%的商品是中国制造,关税加得太狠,圣诞季的货架都得空一半。   中国这边也需要时间,下半年的广交会要拉美国采购商,长三角的外贸工厂还等着订单,暂时不添新乱,等于给企业留口气。   但要说真解决问题,怕是难:美国的《芯片与科学法案》刚拨了520亿美元补贴本土芯片,不可能因为这90天就松口。   中国对美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刚启动,也不会轻易停手,这些都是盘里的硬菜,谁都不会先动筷子。   看看前两轮谈判的后遗症就知道。去年伦敦会谈时,双方说好“加强能源合作”,结果美国转头就制裁了中国一家从伊朗买油的公司。   日内瓦谈判时谈妥“放宽医疗物资进口”,可美国FDA到现在还卡着中国的中药审批。   倒是华尔街的投行先动了,摩根大通把中美贸易摩擦的风险评级从“高”调到“中”,不是信了协议,是赌这90天里能多赚点差价。

0 阅读:42

猜你喜欢

局势风云录吖

局势风云录吖

局势风云录吖,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