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听说过“乳房税”吗?在印度,就有过这样奇葩的税务制度,低种姓妇女若想遮住自己乳房,就得交钱。为表示抗议,一名女性在被催缴税费时,愤然将胸部割掉,交给了税务官。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乳房税的可怕往事) 十九世纪的印度,一个女人想要穿上衣遮盖身体,竟要先向税务官缴纳一笔“乳房税”,税额高低,还取决于她胸部的大小。这并非臆想,而是特拉凡科真实上演过的历史一幕。 这项税收的出现,表面看是英国殖民统治的副产品。当时宗主国向各邦国征收重税,地方统治者为填补窟窿,便巧立名目,将负担转嫁给最底层的民众。 可“乳房税”的真正根源,却深植于印度千年未变的种姓制度。这套体系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将等级差异固化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尤其是衣着。在特拉凡科地区,能否遮盖上身,直接成了区分贵贱的标志。 高种姓女性可以用纱丽体面地包裹自己,而低种姓女性则被强制要求裸露上身,以示其卑微。“乳房税”又进一步给低种姓女子的心口上捅了一刀:低种姓女性如果想获得和高种姓一样的“体面”,就得花钱来买。 英国殖民者接管此地后,不仅没有废除这项野蛮规定,反而将其正式纳入税收体系,成了地方政府创收的工具。 这项税收的执行,更是将制度的恶意无限放大。税务官通常是高种姓男性,他们挨家挨户地检查低种姓女性,粗暴地测量她们的胸部尺寸来定税。胸部越大,意味着税款越高。他们连刚刚发育的少女也不放过。如果交不出税,她们的上衣会被当众扒下。 女性的身体,在这套制度下,彻底沦为巩固统治和满足敛财欲望的工具。但压迫越深,反抗的火苗就越旺。在无数默默忍受的女性中,一个名叫南安格利的女子,决定用一种最惨烈的方式,为这场无声的抗争画上一个惊叹号。 南安格利出身低种姓,再加上家境贫困而无力承担高额的“乳房税”。在又一次被税务官上门催逼时,她没有像往常一样忍气吞声,而是平静地走进屋内,片刻之后,她手捧芭蕉叶走了出来,叶子上放着的是她刚刚用镰刀割下的自己的双乳。 她将其递给目瞪口呆的税务官,平静而决绝地说:“你要的,拿去吧。” 南安格利最终因失血过多而死,她的丈夫也在其火葬仪式上跳入火堆,殉情而去。这对夫妇惨烈的抗争,迅速震动了整个特拉凡科。他们的死,将个体的反抗推向了群体的觉醒。 1813年,以纳达尔和伊扎瓦等低种姓群体为主力的“钱纳尔起义”爆发。女性在这场斗争中扮演了核心角色,她们公开穿上上衣,抵制纳税,与男性并肩作战,焚烧税吏的账本,直接挑战整个压迫体系。 与此同时,一股来自外部的力量,基督教传教士带来了“人人平等”的思想也为这场抗争添了一把火。大量低种姓女性在教会的庇护下,更加勇敢地挑战穿衣禁令。教堂成了她们识字、交流、组织抵抗的据点。平等的思想一旦播下,就再也难以根除。 持续数十年的抗争,终于撼动了统治者的根基。在社会舆论和此起彼伏的反抗压力下,1859年,英国殖民当局正式下令,废除了“乳房税”,所有女性都获得了在公共场合遮盖上身的合法权利。 然而,法令的废除,并不等于歧视的终结。随后的几十年里,低种姓女性虽然可以穿上衣服,但在日常生活中依然遭受着无形的歧视。直到1950年,独立的印度才在宪法中明令禁止种姓歧视,从法律上彻底终结了这套千年枷锁。 南安格利流血的地方,后来被人们称为“切乳圣地”,永远纪念着这位用生命捍卫尊严的女性。“乳房税”的废除,是印度女性争取平等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它源于压迫,却催生了觉醒。它始于羞辱,却以尊严的胜利告终。
[太阳]听说过“乳房税”吗?在印度,就有过这样奇葩的税务制度,低种姓妇女若想遮住
韫晓生
2025-07-30 14:14:45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