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者坦言:美国之所以一直针对中国,是因为中国犯了一个大错。一个建国才二三百年

飞绿说历史 2025-07-30 14:24:13

英国学者坦言:美国之所以一直针对中国,是因为中国犯了一个大错。一个建国才二三百年,强大不过一百年的国家,居然敢称“习惯”成世界老大。而且是对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起码在世界巅峰屹立二千年的伟大国家面前,何等狂妄和无知。   美国到底为什么对中国如此执着?一位英国学者说得很直接,中国犯了一个“大错”,它让美国感受到了威胁。   而这个“威胁”不是军事,不是意识形态,而是中国展现出了一种文明的韧性和发展模式,让美国突然意识到,原来世界并不是非要围着它转。   马丁·雅克,这位在国际关系领域颇有影响力的英国学者,曾在接受采访时,用“暴发户碰上老贵族”来形容美中关系。   他的意思是,美国这个建国才两三百年、强大不过百年的国家,早早就习惯了当“老大”,如今却发现,那个沉寂了几个世纪的东方文明国家,正在以一种不按套路的方式重新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   美国的“霸主习惯”,说白了,是一种惯性思维。二战之后,美国靠着战争红利和制度安排,迅速建立起全球领导地位。   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它把美元变成了全球结算货币,通过北约和联合国,它主导了全球安全和规则制定,通过WTO和IMF等机构,它对全球贸易和发展拥有了“话语权”。   这几十年下来,美国形成了一种路径依赖:世界就该听我的,谁不听,我就制裁、围堵、施压。   但是中国的发展节奏显然打乱了这个“剧本”。尤其是过去二十年,中国不仅在经济上高速增长,还在高科技、工业体系、全球合作等领域展现出强大能力。   美国原本以为,中国会一直“跟在后面跑”,结果却发现,中国已经跑在了前面,而且还坚持自己的跑法,不接受美国设置的比赛规则。   这也就不难理解,美国为何对中国进行系统性的打压。贸易战、科技封锁、军事挑衅、舆论造势,手段层出不穷。   华为被制裁、TikTok被围攻、中国高端制造被围堵等等,美国的逻辑很简单,只要你发展得太快,我就要想办法让你慢下来。   但是问题在于,中国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反而是在压力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节奏,坚持自主创新、扩大开放,走出了不依赖西方的独立路径。   中国的发展之所以让美国感到“恐慌”,背后其实是两种思维模式的冲突。   美国坚持零和博弈,只要别人强大,就是对它的威胁,而中国讲究合作共赢,认为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王道。   这种对比,在“一带一路”倡议和美国“重建更好世界”计划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中国修铁路、建港口、搞基础设施,是实打实地帮助发展中国家搞建设。而美国提出的B3W计划,喊得震天响,结果几乎没有实际落地项目。   《华尔街日报》就曾指出,B3W至今没有一项重点项目能与“一带一路”相提并论。这种落差,让很多国家看得越来越清楚,谁在真心帮忙,谁在做姿态,根本一目了然。   而且中国并没有用“老大”的姿态行事。历史上,中国有过汉唐盛世,也有过郑和下西洋,但从没靠殖民扩张来维持强权。   中国讲究“和而不同”,强调的是“共存共赢”,不是一家独大。这种思维,有别于西方几百年来的霸权逻辑,也正是让美国最难接受的地方。   美国的焦虑,不只是面对中国的崛起,更是面对自身的相对衰落。其国内政治极化、种族问题、财政赤字、外交信誉,都在消耗其全球影响力。   《纽约时报》曾评论,美国的最大问题,不是中国强了,而是自己不再有足够的凝聚力去引领世界了。这个时候,中国的稳定与持续发展,无疑形成了极大的对比。   从历史的角度看,霸权的更替从来不是新鲜事。西班牙、荷兰、英国都曾称霸一时,最终都被后来者超越。   美国如今正处于这个周期的转折点,但它的问题在于,不愿承认这一现实。它想维持一个单极世界,偏偏世界已经在向多极化发展。   信息来源: 《全球洞察|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改善对华关系的呼声在欧洲日益增长》——国际在线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飞绿说历史

飞绿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