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为什么将俄乌和谈期限减至10天?原因很简单,乌克兰红军城快守不住了,一旦失守,后面将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这座顿涅茨克州西北部的小城,表面看不过是10万人口的普通城镇,实则是乌克兰东部的“交通命脉”。 它卡在T04-06铁路、北部铁路与M30公路的交汇处,往北能直抵斯拉维扬斯克和克拉马托尔斯克,往东连着俄控顿涅茨克,往西通向第聂伯罗等后方补给中心。 更关键的是,这里藏着乌军的重要物资储备基地、野战医院和装甲维修厂,简单说,红军城就是乌军在顿巴斯的“心脏支架”。 俄军早在2023年就盯上了这块“肥肉”,但直到2024年6月才发动总攻,2025年7月23日深夜,11万俄军、1200门火炮、6个无人机营仿若潮水般涌向红军城,特种部队更是渗透至城区西南角的舍甫琴科街,伏击乌军补给车队以制造混乱。 截至7月30日,俄军已控制红军城南郊,切断了诺韦沙霍夫至沙霍夫的道路,乌军防线像被撕开的伤口,鲜血直流。 特朗普的“10天期限”看似强硬,实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秀”,他一边抱怨“普京说得动听,转头就炸养老院”,一边威胁要对俄征收“非常严厉”的关税,甚至可能对买俄石油的国家收次级关税。 但分析人士一针见血:这不过是转移视线的把戏,爱泼斯坦案的阴影还没散去,特朗普急需用“对俄强硬”挽回支持率;更妙的是,他把期限卡在8月9日和8月12日,试图把美俄博弈、美欧政策协调、中美谈判搅成一锅粥,让自己当“调停人”赚足风头。 俄罗斯经济在制裁下反而越打越强,2025年GDP增速预计达3.5%,而乌克兰的防线却像漏风的筛子,红军城一旦失守,俄军将长驱直入第聂伯罗,甚至威胁基辅,那时特朗普的“通牒”只会沦为笑柄。 面对俄军的“三面围攻”,乌军也没坐以待毙,他们把FPV无人机当“空中铁网”,每月投放40万架,在红军城外围筑起火力杀伤区;用“海马斯”火箭炮精准打击俄军后勤,甚至把学校、医院改造成防御工事,步兵战车装上“竞技场”主动防御系统,拦截率提到78%。 但这些“花活”在俄军的“炮兵+装甲+无人机”三角攻势下,渐渐力不从心,7月初,乌军多支预备队在红军城周边被重创,约20%兵力被包围,指挥官德拉帕蒂只能带着残部退守新经济村。 更致命的是,红军城的补给线已被俄军“围点打援”战术掐得死死的,7月14日,俄军占领罗金西克等要点后,乌军往城内运弹药的卡车,每走一公里都要付出惨痛代价。 看着特朗普和普京隔空喊话,总觉得荒诞——一边是用“10天期限”刷存在感的政客,一边是用炮火说话的军人,这场“时间游戏”里,最惨的永远是普通人。 战争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答案,尤其是当它变成政客的筹码时,特朗普的“10天期限”或许能让他在选举中多捞几票,但改变不了一个事实:红军城的每一声爆炸,都在撕裂无数家庭的幸福,每一寸土地的争夺,都在消耗两个民族的未来。 或许真正的“期限”不在特朗普的嘴里,而在战场上,当俄军的坦克碾过红军城的废墟,当乌军的火箭炮耗尽最后一枚弹药,当双方士兵的鲜血浸透顿巴斯的黑土地,那些高喊“胜利”的人,终会明白:战争没有赢家,只有输得最惨的,是所有被卷入漩涡的普通人。
特朗普终于露出了真面目,加大了对乌克兰的军援。但中国不会坐视俄罗斯被美欧击败。所
【5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