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深夜“摇人!7月29日,泽连斯基刚跟加拿大总理通完电话,重点就谈一件事:

掘密探索 2025-07-30 16:45:42

泽连斯基深夜“摇人!7月29日,泽连斯基刚跟加拿大总理通完电话,重点就谈一件事:要武器!特别是防空导弹,好挡住俄罗斯空袭,还得赶紧多送来,加拿大那边估计又得答应给支援了。   泽连斯基在通话中反复强调,乌克兰现在最缺的就是防空系统,从“爱国者”到NASAMS,再到各类防空导弹,他列出的清单长得像超市购物车。   这背后的现实是,俄军最近对乌克兰的空袭越来越猛,军工企业、军用机场、能源设施,甚至基辅这样的核心城市,都成了打击目标,乌克兰的防空系统虽然还在运转,但弹药储备已经见底。   加拿大的反应倒也爽快,卡尼在通话中承诺,会加快对乌军援,尤其是防空系统和导弹的供应,这已经不是加拿大第一次“慷慨解囊”了,2024年11月,加拿大就宣布要为乌克兰采购第一套NASAMS系统,预计2025年底前交付。   现在乌克兰又盯上了加拿大的导弹库存,甚至提议在乌本土生产某些武器,把“输血”变成“造血”。   泽连斯基的“深夜摇人”,暴露了西方军援的尴尬现实:承诺多,兑现少,速度慢,美国虽然嘴上说“支持乌克兰到底”,但新军援法案迟迟通不过,导致乌克兰的武器供应时断时续。   德国倒是答应采购2套“爱国者”,挪威也跟进1套,但交付时间一拖再拖;加拿大虽然积极,但自身军工产能有限,能提供的帮助也有限。 更让乌克兰焦虑的是,俄罗斯的攻势没停过,俄军不仅在东部前线推进,还通过关闭边境口岸、切断补给线等方式,进一步压缩乌克兰的战略空间,泽连斯基心里清楚,光靠西方军援“挤牙膏”式的供应,乌克兰根本撑不住。   于是他一边“摇人”要武器,一边推动国内军工国产化,半年内将军工国产化比例从40%提升到50%,这既是自救,也是向西方施压“你们再不给力,我可要自己干了,” 就在泽连斯基深夜“摇人”要武器的同时,乌克兰国内也在搞一场“大动作”,安全局编制扩招一万人,特工们被允许配备军队武器,从突击步枪到装甲车,只要任务需要都能用,这哪是加强国家安全?分明是把安全局当野战军来养了。   这场扩编的背后,是乌克兰兵员枯竭的残酷现实,前线弹药短缺、兵员不足,正规军已经撑不住战线缺口,泽连斯基只能把特工武装化,用“速成”方案填补战场空白。   但这种转型暗藏巨大风险,特工执法权限与军队作战权限重叠,当持枪特工遍布街巷,公民权利与国家安全的天平必然倾斜。   泽连斯基深夜“摇人”要武器,表面看是乌克兰的防空焦虑,实则是西方“规则霸权”的照妖镜。   西方口口声声说“支持乌克兰主权”,但军援却像挤牙膏,甚至把武器供应当成政治筹码,美国大选、欧盟内部分歧、北约战略调整,都能成为拖延军援的理由,乌克兰呢?只能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边挨打,一边等西方“施舍”。   更讽刺的是,西方对乌克兰的“支持”,本质是维护自己的规则霸权,他们不允许任何国家挑战其主导的秩序,哪怕这个国家是核大国俄罗斯;他们也不允许乌克兰“自主选择”,比如与俄罗斯谈判停火,或者调整战略方向。   泽连斯基的“深夜摇人”,某种程度上也是被西方逼的,要武器、要支持、要“安全保障”,否则乌克兰连谈判的筹码都没有。 但乌克兰的抵抗也有意义,它让全世界看到,西方不是不可战胜的,中俄的走近、全球南方的崛起,都在稀释西方的垄断地位,或许未来的世界,不再是“一家独大”,而是“大家商量着来”,到那时候,泽连斯基们的“深夜摇人”,或许能变成“平等对话”。   最后想说,乌克兰的防空焦虑,本质是弱国的生存焦虑,当一个大国失去盟友、失去规则制定权,甚至连安全都要靠别人“施舍”时,再强的抵抗也会被消耗殆尽,希望乌克兰能早日找到和平的出路,也让泽连斯基们能安心睡觉,不用深夜“摇人”要武器了。

0 阅读:6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