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49年,蒋介石让毛人凤把重庆集中营的“政治犯”处理掉,毛人凤问蒋介石杨虎城一家该如何处理,老蒋没有多言,只冷漠地回了一句:“杀!” (参考资料:2009-08-03 人民网——我杀了杨虎城和小萝卜头) 想活下去,或者说,只是想吃饱饭,这是杨钦典一辈子的信条。 这个1919年生在河南郾城贫苦农家的孩子,童年唯一的记忆就是饥饿,于是在1942年,为了那句实在的“当兵扛枪,肚里不慌”,他投了国民党胡宗南的部队。 或许是因为蒋介石偏爱河南兵,又或许只是单纯的运气,杨钦典从一个普通新兵,竟一路当上了交警总队的特务班长。 谁知,命运给杨钦典安排的终点站,竟是重庆歌乐山里的白公馆集中营,1945年,他成了那里的看守班班长,一个守着人间地狱的职位。 初到白公馆,杨钦典面对的是一群他无法理解的“政治犯”——宋绮云、许晓轩、黄显声等人,这些人在他眼里,不过是些不识时务的犯人。 可这些革命者却很快看透了杨钦典的底色:一个被裹挟的普通人,骨子里的人性并没有死绝,于是,一场特殊的“策反”在高墙内无声地展开了。 他们抓住一切机会,跟杨钦典聊时局,讲共产党的政策,劝他给自己留条后路,后来,随着陈然、罗广斌等三十多人被关进来,这股“策反”的力量更强了。 潜移默化之下,杨钦典的态度慢慢变了,他开始偷偷给牢里的人传递外面的消息,塞进几张报纸,甚至斗胆延长他们放风的时间,他心里的人性,就在这高墙之内,被一点点唤醒了。 然而,个人的转变,终究挡不住历史的疯狂,1949年4月,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解放,国民党的丧钟已经敲响。 大势已去的蒋介石,在败退前下达了绝密的屠杀令,当毛人凤特意请示如何处置杨虎城时,蒋介石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杀。” 计划迅速而周密,9月6日,被囚禁了近八年的杨虎城一家被押回重庆,特务张鹄假惺惺地拉开车门,说要带他们去见总裁,杨虎城没有怀疑,领着捧着母亲骨灰盒的儿子杨拯中走进了松林坡的戴公祠。 就在踏入祠堂的一瞬间,门后闪出的刺刀捅进了杨拯中的腰部,杨虎城惊愕回头,另一把匕首也狠狠刺入了他的身体,一代名将,就这样倒在了血泊中。 紧接着,宋绮云夫妇也被骗来杀害,轮到他们年仅8岁的儿子“小萝卜头”时,杨进兴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杨钦典,他扑向那个瘦小的身影,双手死死卡住孩子的脖子。 小萝卜头本能地挣扎,双腿乱蹬,杨钦典手忙脚乱,捂住孩子的嘴,可那稚嫩的喉咙里还是断断续续地发出呻吟,一旁的杨进兴看得不耐烦,大骂一声“废物”,夺过匕首,从背后给了小萝卜头致命一击。 事后,毛人凤“论功行赏”,杀人主犯各得银洋200元,而杨钦典,分到了50块,这份沾着血的“赏钱”,不知是奖励还是烙印,沉甸甸地压在了他心上。 十月的一天,杨钦典照常巡逻,牢里的罗广斌悄声对他说:“老杨,新中国成立了”,他吓了一跳,本能地四下张望,压低 声音回了句:“别乱说!” 罗广斌却盯着他,一字一句地说:“老杨,国民党完了,别再给他们卖命了,给自己留条后路吧”,这些话像锤子一样,一下下砸在他的心上,让他夜夜难眠。 1949年11月27日,重庆的屠杀开始了,而那天,正好轮到杨钦典值班,夜里十点多,白公馆的枪声渐渐稀疏,刽子手们在一片混乱中,竟漏掉了19名犯人。 特务头子杨进兴带着看守们准备逃命,杨钦典也慌了,他忘不掉杨虎城倒下的样子,更忘不掉小萝卜头死前那双挣扎的腿,他越想越怕,抓了点东西便跟着人群往山上跑。 可杨钦典没跑远,就在半山腰被一个袍哥李育生劝了回去,当他再次面对那19名幸存者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在生死关头,这些差点被杀害的革命者,向他伸出了手,他们郑重承诺:“你立了功,我们给你证明,共产党既往不咎!” 一边是必死的绝路,一边是可能的一线生机,杨钦典看着眼前这些人的眼睛,最终选择了相信,他找来一把钥匙,打开了牢门。 杨钦典的一生,是一个被时代洪流冲刷得面目全非的普通人样本,为了吃饱饭,他成了一部杀人机器上的零件;也正是在这冰冷的机器里,他被那些即将赴死的理想主义者重新点燃了人性。
[太阳]1949年,蒋介石让毛人凤把重庆集中营的“政治犯”处理掉,毛人凤问蒋介石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7-31 03:13:21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