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摊上事了!”河南巩义,一女子在狱中服刑10年,出狱后找了份工作,谁知刚发了

史面的楚歌 2025-07-31 08:18:47

“银行摊上事了!”河南巩义,一女子在狱中服刑10年,出狱后找了份工作,谁知刚发了工资,就被银行扣走,女子这才发现,自己服刑期间,被办了张信用卡,信用卡上还欠了2万,由于没人还钱,被银行告到法院,成了老赖。女子男友因此和她分手,女子崩溃,找银行要说法,银行却说,让她去法院起诉! 河南巩义的李女士在经历了十年牢狱生活后,本以为可以重新开始人生,却没想到一出狱就陷入了一场离奇的金融纠纷。 2020年8月,当她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冻结、存款被划走后,一连串的催款通知揭开了这起令人震惊的"冒名办卡"事件。 2020年8月15日,李女士像往常一样来到中国农业银行郑州二七支行办理业务。 当她准备取款时,柜员告知她的账户已被冻结,里面的1500元存款也被划走。查询后得知,这是因为她名下有一张2009年办理的信用卡欠款未还,银行已经通过法院判决执行了财产保全措施。 银行提供的资料显示,这张信用卡是在2009年5月办理的,开户行是中国农业银行郑州二七支行。 更让李女士震惊的是,法院早在2015年就已经判决她败诉,要求偿还欠款。 "这绝对不可能!"李女士当场提出异议。她清楚地记得,自己因经济纠纷于2007年11月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直到2017年11月才刑满释放。 2009年时,她正在河南省第一女子监狱服刑,根本不可能亲自到银行办理信用卡。 为了证明自己的说法,李女士提供了服刑证明。这份由河南省监狱管理局出具的证明文件清楚地显示,李女士在2007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确实在服刑。 按理说,这份证明应该能够洗清她的嫌疑,但银行方面却迟迟没有给出明确答复。 2020年8月20日,李女士再次来到银行讨要说法。这次她见到了银行的信贷部主任。主任表示,由于时间久远,需要调取当年的开户资料进行核实。 但同时也强调,如果最终确认是李女士本人办理的信用卡,她仍需承担还款责任。 8月25日,李女士收到了银行的第一份书面回复。回复称,经初步核查,该信用卡确实是以李女士的身份证信息办理的,开户申请表上也有她的签名。 银行建议李女士如果对办卡事实有异议,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这个回复让李女士更加困惑和愤怒。为了弄清真相,她开始多方奔走。9月1日,李女士来到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调取了2015年的诉讼案卷。 案卷显示,银行在2014年底就开始催收欠款,由于联系不上持卡人,于2015年3月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在公告送达后,于2015年9月作出缺席判决,判令"李女士"偿还欠款。 而当时真正的李女士正在监狱服刑,根本不可能收到法院的任何通知。 9月5日,李女士带着所有证据再次来到银行。这次银行的态度有所松动,承认可能存在冒名办卡的情况。 但银行方面表示,由于时间跨度太大,调查需要一定时间。作为临时措施,银行同意先退还擅自划扣的1500元存款,但账户冻结和征信问题仍需等待最终调查结果。 与此同时,李女士的生活已经受到严重影响。由于被列入征信黑名单,她无法办理任何银行业务,连手机卡都因为欠费被停机。 更让她痛心的是,原本打算结婚的男友因为这件事选择了分手。男友的家人认为,一个被银行起诉、上了黑名单的人,会给家庭带来太多麻烦。 9月10日,李女士向当地银保监局投诉。在监管部门的介入下,银行加快了调查进度。9月15日,银行给出了新的回复:经过笔迹鉴定,信用卡申请表上的签名与李女士的真实签名存在明显差异。 同时开户时留存的联系电话也不是李女士的。 9月20日,银行终于出具了正式文件,承认这是一起冒名办卡事件。文件显示,2009年时,有人持李女士的身份证复印件到银行办理了信用卡。 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有限,银行没有进行人脸识别等生物特征核验,仅凭身份证复印件和签名就完成了开户。 银行表示将立即解除对李女士账户的限制,修复她的征信记录,并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 但对于是谁冒名办理了信用卡,银行表示由于监控录像早已过期,无法追查。至于2万多元的欠款损失,将由银行自行承担。 10月5日,李女士的银行账户终于解冻,征信记录也开始逐步修复。 但这段经历给她带来的伤害却难以弥补。失去的爱情、被耽误的工作机会、以及这段时间的精神折磨,都不是简单的赔偿能够弥补的。 2009年时,银行仅凭身份证复印件和签名就能办理信用卡,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而银行在催收和诉讼过程中,也没有尽到核实持卡人真实身份的职责,导致无辜者蒙受不白之冤。 如今虽然李女士的个人问题得到了解决,但这个案例反映出的银行风控漏洞、司法送达缺陷等问题,仍然值得相关部门深思和改进。 只有完善制度、加强监管,才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保护普通民众的合法权益。

0 阅读:0
史面的楚歌

史面的楚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