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长贝森特在斯德哥尔摩结束第三轮中美贸易谈判后,向媒体表示谈判“富有建设性”,他特别提到,中方对美国与其他贸易伙伴达成协议的规模“感到意外”。 这番表态引发了不同解读,贝森特在接受CNBC采访时透露,中方代表团有75人,美方只有15人,显示双方对此次谈判的重视程度不同,他强调任何协议都需要特朗普总统最终批准。 从谈判结果看,双方在关税休战延期问题上存在分歧,中方商务部副部长表示,中美已就继续延长关税暂停达成共识,但贝森特随后澄清,在特朗普批准前,不会有任何最终协议。 这种表态差异反映了双方的不同立场,中方希望传递积极信号,稳定市场预期;美方则保持谨慎,避免承诺过多,8月12日的关税休战到期日迫在眉睫,双方都承受着相当压力。 贝森特在谈判中警告中方,如果继续购买受制裁的俄罗斯和伊朗石油,可能面临二级制裁,中方回应坚决,表示将保护自身能源主权,这一表态显示了谈判的复杂性。 当前中美贸易关系仍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特朗普此前将对华关税提高到125%,中方也实施了相应反制措施,5月份双方同意暂停90天,为谈判争取了时间。 市场对这轮谈判反应相对积极,美股在贝森特表态后有所上涨,投资者普遍预期关税休战将继续延长,不过这种乐观情绪可能过于超前,考虑到双方在核心议题上仍存在分歧。 贝森特强调,美方在谈判中有“巨大优势”,这得益于特朗普与其他贸易伙伴达成的协议,他提到的“规模”主要指美国同时与多个国家进行贸易谈判,形成了某种外交压力。 中方在能源主权问题上的坚定立场,显示了谈判的难点,美方要求中国停止购买俄伊石油,但这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短期内不太可能有大幅让步。 从技术层面看,双方确实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取得进展,中国同意恢复稀土磁铁对美供应,这被视为谈判中的一个积极信号,但在更广泛的结构性问题上,分歧依然明显。 贝森特在谈判后的表态相对谨慎,既没有过度乐观,也没有完全悲观,他描述谈判“富有建设性”,但强调最终决定权在特朗普手中,这种表述为后续调整留下了空间,关税休战的延期直接关系到商品价格,如果8月12日后关税恢复到此前水平,美国消费者将承担更高成本,这也是美方考虑延期的重要因素。 这种边谈边打的策略已成为中美关系的新常态,双方既要应对国内政治压力,又要考虑全球经济稳定,平衡难度不小。 国际观察人士认为,贝森特的表态反映了美方的复杂心态:既希望通过强硬姿态获取更多谈判筹码,又担心关系完全破裂带来的经济后果。 中方的应对策略则更加稳定,强调合作共赢的同时,在核心利益问题上绝不让步,这种“有理有利有节”的做法,体现了外交成熟度。 中美贸易关系的根本改善需要更多时间和耐心,单纯的关税手段难以解决两国间的结构性矛盾,更需要在技术、投资、市场准入等多个层面寻求平衡。 目前的谈判进展虽然有限,但至少保持了对话渠道的畅通,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这种沟通本身就具有重要价值。 未来几周将是关键时期,特朗普对谈判结果的最终表态,将决定8月12日后的关税走向,双方都在为可能的各种情况做准备,市场也在密切关注相关动向。 信源:中美将继续推动美方已暂停的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华尔街见闻
美国财长贝森特在斯德哥尔摩结束第三轮中美贸易谈判后,向媒体表示谈判“富有建设性”
文史充点站
2025-07-31 10:24:5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