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51岁的她被当作英国间谍被捕入狱,关押的6年里,她受尽非人的折磨,但依然不认罪。1973年,她被释放,谁知她竟然拒绝出狱。 郑念这个人,本名叫姚念媛,1915年在北京一个有钱有势的家庭出生。家里祖上姚晋圻是清末的翰林官员,父亲姚秋武留学日本回来,在北洋海军当过少将。 这样的背景让她从小就接触到中西文化,吃饭用银餐具,读的书大多是英文原版。她在北京长大,后来去天津上南开中学,学习成绩一直拔尖。 大学考进北京燕京大学,主修社会科学,那时候她长得清秀,脑子聪明,在社交圈里挺出名,还上过杂志封面。很多人追她,她却不想早早结婚,追求自己独立。 1930年,才15岁就一个人坐船去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念书,拿了硕士学位。在伦敦,她认识了郑康琪,两人聊学术聊得投机,很快就结婚了,她也改名郑念,以示对丈夫的尊重。 婚后,郑康琪进外交部,被派到澳大利亚工作。她跟着过去,在那儿生了女儿郑梅平。1949年,他们一家决定回国,郑康琪在上海当市府外交顾问,还在英国壳牌石油公司上海分公司做总经理。她主要管家务,家里布置得精致,收藏了不少瓷器,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朋友们说她家像城市里的绿洲,透着高雅。1957年,丈夫得癌症走了,她没倒下,接了丈夫的位子,当壳牌的总经理顾问。 那时候女性干这活儿少见,她靠聪明和果断,慢慢让同事服气。女儿梅平长大后在上海电影厂当演员,两人相依为命。 1966年8月,她家被抄,东西砸了不少,她被抓到上海第一看守所,指控是英国间谍。关押六年多,她体重掉到70斤,头发白了,手铐铐得手腕变形,可她就是不认罪。 审讯时,她用逻辑反驳那些问题,坚持自己清白。牢里条件差,她尽力保持干净,每天整理衣服,数日子过。1973年3月,说她无罪放人,她一出大门,就问女儿的事。 得知梅平1969年死了,她不信是自杀,坚持查真相。原来梅平是被上海工人革命造反队成员胡永年打死后扔下楼。她拒绝马上走,非要相关部门给说法。经过交涉,她才离开,但从那以后就下定决心追责。 出狱后,她住进简陋地方,四处找人收集证据。走访旧识,整理材料,向部门反映。凶手胡永年后来被抓,1980年判了死缓,1995年假释。 她为女儿讨回公道,恢复名誉。1980年9月,她离开上海,先去加拿大,然后定居美国华盛顿。那儿生活不一样,她适应了新环境,开始写回忆录。 1987年,《上海生死劫》用英文出版,书里讲了她在上海的经历和牢狱生活,卖得挺好,在西方引起关注。书款她用来设梅平基金会,帮助中国留学生和慈善事儿。 她没回中国,说那儿有太多回忆,还担心被盯上。1998年采访时,她说除非天安门广场的毛像撤了,她才考虑回去。 在美国,她过得活跃,80岁还去大学演讲,分享人生经验。90岁时开车旅行,参加舞会,穿丝衫,头发梳得整齐,保持优雅。她讲过,人生苦也要奋斗,坚持真相最重要。2009年,她在家摔倒,伤了引发肾衰竭,11月2日走了,94岁。
美财长透露中美瑞典谈判细节:中国拒绝美国为中方进口俄罗斯石油的二级制裁,宁肯支付
【537评论】【18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