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49年,曹爽被司马懿灭三族,指着司马懿破口大骂说:"你背信弃义,日后谁还会信你?" 司马懿听后,仰天大笑说:"岂可让死灰复燃,桓范笑你兄弟几个是蠢猪,看来一点不错啊!" 这话骂得够狠,却也真够戳心。 曹爽那会儿哪是蠢啊,简直是把一手好牌揉碎了喂狗。 曹爽是曹真的儿子,打小在宫里长大,魏明帝曹叡把他当亲弟弟疼,临死前托孤,让他和司马懿共辅幼主曹芳。那会儿他手里的牌有多硬?禁军兵权在握,皇帝在身边,朝堂上一半是他的人,连司马懿都被他挤得靠边站,装病在家好几年,见了他都得点头哈腰。 可这小子偏要作死。掌权没几年,就把朝堂搅得鸡飞狗跳。把太后迁到永宁宫,等于断了制衡他的手;排挤老臣,连他爹曹真的旧部都敢怼,搞得人心惶惶。最荒唐的是,他竟敢把魏明帝的才人纳为妾,用皇帝的车马,在禁宫里作威作福。有老臣劝他"收敛点",他梗着脖子骂:"我爸是曹真,我怕谁?" 高平陵之变前,他带着皇帝去扫墓,把心腹兄弟全带走了,洛阳城里只剩些老弱残兵。司马懿装了三年病,这会儿突然跳出来,带着家丁和老部下占了武库,关闭城门,派人送"承诺书"给他:"只要你交兵权,保你爵位富贵,绝不动你家人。" 那会儿桓范正担任大司农,手里握着调粮的印信,他冒死从城里冲出来,找到曹爽,把印信往桌上一拍:"大将军,咱带皇帝去许昌,我调粮草,你发诏书召天下兵马,司马懿那点人根本不够打!" 曹爽盯着那封"承诺书",手抖得像筛糠。他兄弟曹羲劝他:"桓范说得对,不能信司马懿的鬼话!"可他脑子里全是洛阳城里的娇妻美妾、金银财宝,嘟囔着:"司马懿都七十多了,还能活几年?他说了不杀我,应该......应该算数吧?" 桓范气得浑身发抖,指着他鼻子骂:"你爹曹真何等英雄,怎么生了你这么个蠢货!现在皇帝在你手里,兵符虽在洛阳,可天下兵马谁不认皇帝?你交了权,就是案板上的肉!" 结果呢?曹爽还真信了。他把佩剑扔在地上,对部下说:"我交出兵权,还能当富家翁。"桓范看着他那副窝囊样,坐在地上嚎啕大哭:"我这老骨头,要跟着你们兄弟俩灭门了啊!" 被软禁的日子里,曹爽才回过味来。司马懿根本没打算放过他,先是让人举报他"谋反",再把他的党羽一个个抓起来,最后连他家厨房里烧火的都没放过。临刑前,他看见桓范也被押了过来,头发胡子全白了,眼神里全是恨。曹爽想开口说句"对不起",可嗓子眼像被堵住,只能眼睁睁看着刀落下来。 司马懿确实背信弃义,但曹爽的失败,真不全是因为对方狡猾。他握着一手好牌,却连最基本的警惕心都没有,把权力当玩具,把承诺当保命符,到死都没明白:在权力的棋局里,从来没有"富家翁"的选项,要么赢,要么死。 桓范说他是蠢猪,真没冤枉他。可反过来想,要是曹爽听了桓范的话,带着皇帝对抗司马懿,三国的结局会不会不一样?在那样的乱世里,到底是狠辣更能站稳脚跟,还是哪怕蠢一点的坚守,也该有一丝胜算?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公元249年,曹爽被司马懿灭三族,指着司马懿破口大骂说:"你背信弃义,日后谁还会
佳佳怡
2025-07-31 15:35:4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