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应终于来了,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印度政府“外资杀猪盘”的品牌终于被国际认可,2025年第二季度的印度外资净流入暴跌超90%,印度政府因此赶紧着手调整策略、加大国际公关和宣传,可不管再怎么用“十四亿人口大市场”,谁也不会傻到再次跳入这个外资泥潭。 曾经被莫迪政府吹上天的“14亿人口大市场”,如今成了外资眼中的“泥潭”,从富士康撤资到比亚迪暂停建厂,从特斯拉搁置计划到谷歌、亚马逊收紧投资,印度用十几年时间打造的“外资杀猪盘”品牌,终于在国际上“出圈”了, 印度曾是外资眼中的“潜力股”,莫迪2014年上台后,高举“印度制造”大旗,推出“生产挂钩激励计划”,承诺给外资补贴、免税、土地优惠,莫迪竟亲自站台招商。2020年,印度吸纳外资达819.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莫迪欣然宣称“印度将成为世界工厂”。 比亚迪计划在印度建厂,印度要求“中方持股不得超40%”,还以“安全风险”为由拒绝技术转让;特斯拉刚透露建厂意向,印度就要求“先建供应链,再谈补贴”,马斯克扭头去了印尼。 富士康在印度建厂,发现工人效率只有中国的1/3,产品不良率高达50%;比亚迪的电动巴士因印度充电桩不足,交付后趴窝半年,谷歌、亚马逊的电商平台被印度本土企业投诉“垄断”,被迫交罚款、改规则。 结果?2025年第二季度,印度外资净流入暴跌至不足10亿美元,同比缩水90%,富士康暂停印度扩产计划,比亚迪搁置10亿美元投资,特斯拉彻底放弃印度市场,连印度人自己都吐槽“印度政府不是在招商,是在‘杀猪’!” 印度的“外资杀猪盘”操作,早已在国际上“臭名昭著”,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直言“印度是外资的‘高危区’,政策不稳定、税收随意、官僚腐败,投资印度等于把钱扔进火坑,” 英国《经济学人》更犀利“印度政府把外资当‘提款机’,先给甜头,再割韭菜,最后连根拔起,” 就连印度自己人都在“跑路”,2024年,印度首富高塔姆·阿达尼被美国做空机构指控“财务造假”,市值蒸发千亿美元,塔塔集团被迫出售英国钢铁业务,印度最大车企马鲁蒂铃木因销量下滑裁员3000人。 印度经济学家阿鲁纳蒂感慨“印度正在用‘短视政策’摧毁长期信任,外资逃得越快,印度经济崩得越惨,” 说实话,印度这波操作看得人直摇头,明明手握14亿人口、年轻劳动力、英语优势,本可以成为全球制造业的新中心,却非要玩“杀猪盘”,先给外资画大饼,等人家真金白银投进来,再以“税收”“安全”“垄断”等理由收割,这哪是招商?分明是“抢劫”! 更讽刺的是,印度一边赶外资,一边又想靠外资救经济,2025年,印度GDP增速跌至5.2%,失业率飙到8.3%,农民抗议、工人罢工此起彼伏。 莫迪政府现在慌了,又是派官员去欧美“公关”,又是承诺“简化审批流程”,可外资又不是傻子,谁敢再跳进这个“泥潭”? 说到底,印度的问题不在外资,而在自己,政策朝令夕改、官僚腐败横行、基础设施落后、社会矛盾尖锐,这些问题不解决,就算把“14亿人口大市场”喊破喉咙,外资也只会用脚投票。 毕竟资本是逐利的,不是来做慈善的,印度若真想成为“世界工厂”,得先学会“诚信招商”,而不是“杀猪取肉”,否则等待印度的,只能是更深的孤立和更惨的经济崩盘。
一顿坑蒙拐骗下来,外国对印度的投资同比只剩下2%!无奈之下,印度酝酿了更大的杀猪
【55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