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这几天突然安静了,因为他们已经自顾不暇了。 7月以来,菲律宾接连遭遇三场

康安说历史 2025-07-31 17:15:09

菲律宾这几天突然安静了,因为他们已经自顾不暇了。 7月以来,菲律宾接连遭遇三场台风袭击,再加上西南季风的叠加影响,全国 154 个城镇宣布进入灾难状态。 首都马尼拉地铁停运、电力中断,总统府一楼都被洪水淹了,全国 667 万人受灾,34 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58 亿人民币。 这种级别的灾害放在哪个国家都是头等大事,菲律宾政府得调动所有资源救灾,根本没精力再去南海搞小动作。 而且菲律宾的基础设施本来就脆弱。台风一来,道路桥梁被毁,农田被淹,农业损失 7.6 亿比索,相当于 9500 万人民币。 要知道菲律宾是农业大国,粮食减产直接影响老百姓的饭碗。这时候政府要是还在外面惹是生非,国内老百姓不得把他们骂死? 还有人祸,马科斯政府这两年的政策简直是 “雪上加霜”。为了抱美国大腿,他们跟美国签了个不平等的关税协议,美国对菲律宾出口商品征收 19% 的关税,而菲律宾却要对美国商品零关税开放市场。 这明摆着是让菲律宾的农民和制造业工人吃亏。消息一传开,全国爆发大规模抗议,马尼拉街头几千人举着标语喊 “卖国贼”,连副总统莎拉都公开反对,说这违背宪法规定的独立外交政策。 更让人寒心的是,美国这个所谓的 “盟友” 在关键时刻根本靠不住。菲律宾向国际社会求援,美国只象征性地把关税降了 1 个百分点,日本、欧盟也只是口头支持。 反而是中国在 2013 年 “海燕” 台风时 72 小时内就派救援队过去,这次却因为菲律宾之前在南海的挑衅行为,只表示 “精神支持”。这种反差让菲律宾民众看清了谁才是真心帮忙的,谁只是利用他们当棋子。 内部政治斗争也让菲律宾政府焦头烂额。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的弹劾案虽然被驳回,但杜特尔特家族和马科斯阵营的矛盾公开化。 莎拉在弹劾案胜诉后,公开批评马科斯的外交政策,呼吁民众抵制美国在菲律宾建弹药厂的计划。这种内部分裂让政府的决策效率大打折扣,就像一辆刹车失灵的汽车,根本没法平稳前进。 经济上的困境更是让菲律宾喘不过气来。受台风和关税协议影响,2025 年上半年出口额同比下滑 7.2%,创五年最大跌幅,粮价同比上涨近 10%,通胀率达 6.5%。 老百姓兜里没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自然对政府怨声载道。这时候政府要是还在外面搞对抗,国内的抗议只会越来越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菲律宾在南海的 “小动作” 自然就少了。之前他们还想着通过炒作南海问题转移国内矛盾,但现在连美国都不配合了 。 特朗普在会见马科斯时,不仅对南海问题兴趣缺缺,还公开说 “我和中国处得不错,你们也该试试”。这一巴掌打得够响,让菲律宾明白靠美国撑腰闹事这条路走不通了。 再看看中国的应对,那是既强硬又克制。一方面,中国海警对仁爱礁的补给严格监管,只允许民用船只运送生活物资,彻底断了菲律宾搞 “小动作” 的念想; 另一方面,中国没有在菲律宾受灾时落井下石,而是保持了大国应有的风度,同时通过风云气象卫星等技术手段,为菲律宾提供台风预警,这种 “授人以渔” 的方式比单纯的物资援助更有长远意义。 现在的菲律宾就像一个被生活压弯了腰的中年人,既要应付家里的烂摊子,又要面对外面的冷眼。他们突然安静,不是不想折腾,而是实在没那个精力了。 这场危机让菲律宾明白,靠外部势力撑腰搞对抗是行不通的,真正能救自己的,是把心思放在改善民生、加强国内建设上。 就像老话说的,“打铁还需自身硬”,一个国家要是连自己的老百姓都照顾不好,再怎么蹦跶也成不了气候。 未来菲律宾能不能走出困境,关键看他们能不能吸取教训。如果继续跟着美国当棋子,只会让国家越来越被动;要是能像印尼那样,把精力放在与邻国合作发展经济上,或许还有转机。 毕竟,在全球化的今天,对抗没有出路,合作才能共赢。这场台风虽然带来了灾难,但也给菲律宾敲响了警钟 —— 一个国家的尊严和地位,从来不是靠惹是生非得来的,而是靠实实在在的发展和老百姓的支持。

0 阅读:79

评论列表

城墙

城墙

1
2025-07-31 18:49

好造孽哟。 (忍到,不准笑哈)

猜你喜欢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