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太原1女婴因手臂残疾被抛弃,58岁拾荒妇人见其可怜,把她捡回家用面糊糊养大,女孩为了省车费,每天跑步5公里去上学,谁料,因此跑出了不一样的人生。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4年,一个普通的雨天,山西太原街头,一个捡破烂的老人推着三轮车急匆匆往家赶,天色昏暗,空气里全是雨前的潮湿味,就在快要下雨的时候,她听到一声模糊的啼哭声,从草丛方向传来,她停下脚步,走过去看,发现一个裹在纸箱里的女婴,瘦小苍白,哭声微弱,像是随时会停掉的风。 她一眼就看出,这孩子与众不同,再仔细一看,发现孩子少了一个手臂,那一瞬间,她并没有立刻作出决定,她已经年纪不小,靠拾荒过活,自己都难保温饱,可最终,她还是把孩子抱了起来,像是抱起了命运交到她手里的种子。 生活对她们并不宽容,老人没有积蓄,没有稳定的收入,能靠的只有街头巷尾的瓶瓶罐罐,奶粉买不起,只能把家里省下的面粉熬成稀糊糊,一口一口喂给孩子,她每天带着孩子去拾荒,三轮车上一个角落铺了几块旧布,就是孩子的“摇篮”,瓶子少了,收入更紧张了,但她从没想过放弃。 孩子慢慢长大,旧衣服一件接一件地穿,面糊也熬得越来越稠,她们住在一间低矮的平房里,冬天漏风,夏天漏雨,厨房是用几块砖砌起来的灶台,连门都是用废纸箱糊的,但那里有一盏从不熄灭的灯,是老人眼里的光。 等到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新的难题来了,没有户口,她进不了学校,老人不知道该找谁,只能一家一家的去敲门,一次次地说明情况,有的学校拒绝,有的听完就把门关上,她不气馁,终于有一所小学答应让孩子借读,几个月后,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孩子终于有了合法身份,也有了名正言顺的课桌椅。 读小学时,孩子聪明懂事,总是早早完成作业,她知道家里条件不好,总是偷偷帮奶奶捡瓶子,别的孩子放学去玩,她提着小袋子,绕着校园的垃圾桶转,有时会被人指指点点,她也不在意,她觉得,能吃饱、能上学,已经是幸运。 后来升入中学,问题又来了,这次的学校离家很远,单程五公里,坐公交要花钱,可家里哪来那么多零钱呢?她决定每天跑着去,清晨天还没亮,她背上书包,穿过街道,跑向学校,晚上放学再原路跑回家,开始的时候,脚经常磨破,鞋子湿了干、干了湿,坚持久了,反而觉得轻松起来。 这一跑,就是几年,她逐渐习惯了节奏,甚至在学校的体育课上展现了超乎常人的耐力,体育老师注意到她的表现,让她加入学校的训练队,一开始,她只觉得能锻炼身体,不曾想过自己能站上更大的舞台,后来,她代表学校参加市里的比赛,一次次拿到名次,她的名字出现在各种榜单上,也出现在奖状和奖杯上。 与此同时,她的学习成绩也一直很优秀,从不落下,她知道,教育是她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高考前那年,她每天除了训练,还要复习功课,别人只看她成绩优异,却不知道她每天晚上都在熄灯后继续打着手电看书,一边是跑道,一边是书桌,她都不想放弃。 高考成绩出来,她完全有能力报考全国顶尖的学府,可她没有离开太原,她选择了离家最近的重点大学,只因为奶奶年事已高,身体越来越差,她不放心把老人一个人留在家里,有人说她傻,难得的机会就这样放弃了,可她觉得,这样的选择是理所当然。 大学几年,她一边学习一边参加田径训练,假期总是尽量待在家里,有一年奶奶摔了一跤,卧床数月,她每天课后匆匆赶回家,照顾饮食起居,晚上再回学校学习,就这样度过了最辛苦的一段时光,家里没有热水器,她就提着水壶烧水,给奶奶擦身;没有人帮忙,她就一个人扛起所有。 研究生考试前,她差点决定放弃,学业压力大,奶奶身体又不好,她精疲力尽,有几次,她甚至在公交车上睡着,好在最终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后来,她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奶奶激动得流泪,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变成了值得。 她没有离开家乡,而是留在学校当了一名辅导员,白天带学生,晚上还会做些社区公益,有时候,她会带着学校的学生组成志愿跑团,到各地中学做公益演讲,鼓励更多像她一样的孩子不要放弃。 2019年,她成为全国青年运动会的火炬手,站在万人瞩目的舞台上举起火炬,那一刻,镜头扫过她空荡荡的左臂,也记录下她坚定的眼神,从一个被遗弃的孩子,到国家运动员、研究生、公益代表,她用一只手撑起了整个世界。 她还成为了残疾人协会的一员,负责帮助更多身体不完整却心中有梦的人,她没觉得自己有多特别,只是觉得自己幸运,遇到了那个在风雨夜里把她抱起来的老人,是那双粗糙的手,把她从命运的边缘拉了回来。 信息来源:2019感动山西十大人物——高思恩:独臂女孩,一路奔跑冲向前 .山西晚报 2020-07-28
1994年,太原1女婴因手臂残疾被抛弃,58岁拾荒妇人见其可怜,把她捡回家用面糊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7-31 17:15:4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