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著名女外交官章含之因病去世,不久后,相关部门决定收回章家借住49年的

杰彦评娱乐 2025-07-31 19:17:19

2008年,著名女外交官章含之因病去世,不久后,相关部门决定收回章家借住49年的老房并要求其女洪晃搬离,不料洪晃愤怒地表示,“腾房是刨了我的根儿”。 章含之1935年出生在上海,原名叫陈丽丽,后来被章士钊收养。她上学时进了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后留校教书。1971年调到外交部,干起了亚洲司的工作,很快就升到翻译室主任的位置。1977年她当上外交部长助理,那时候才42岁,是当时最年轻的女性副部级干部。1982年派去英国当大使,开创了新中国女大使的先河。她参与过中美建交和尼克松访华这些大事,外交圈里算得上风云人物。 她结过两段婚,第一段跟北大教授洪君彦,1961年生了女儿洪晃,1972年俩人离了。第二段是跟外交部长乔冠华,1973年结的婚,一直到乔冠华1983年去世。她退休后写了些回忆录,记录那些外交往事。2008年1月26日,她在北京朝阳医院因为肺病走了,73岁。 洪晃是章含之的独生女,1961年出生在北京。从小在史家胡同51号那院子里长大,上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73年她12岁,就被公派到纽约公立学校念书,是最早一批小留学生。1976年回国,继续上学。1980年又去美国,进了瓦萨学院学历史,1984年毕业。 回国后先在国际广播电台当英语播音员,后来进外资企业干驻华代表。1996年她创办了中国互动媒体集团,当CEO,搞时尚杂志和媒体生意。她还拍过电影,办过博客,在服装设计和自媒体圈混得风生水起。她是美籍华人,结过几次婚,包括跟导演陈凯歌那段。 章士钊是章含之的养父,1881年出生在湖南,早年搞革命,办报纸,留学日本和英国。新中国成立后,他当了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1960年,周恩来批准他一家住进史家胡同51号四合院,那地方占地1200平方米,有27间房,包括正房厢房,还有老井和彩绘天花板。 章士钊在那住了几年,1973年去世。院子本来是抗日名将李树春的私宅,新中国后收归国家,外交部管着,用来接待外宾。章家住了几十年,但产权一直是国家的,使用权给干部住。 章含之去世没多久,外交部就发通知给洪晃,让她在半年内腾出史家胡同51号。理由是房子是公房,章含之在世时有使用权,现在得收回。外交部给的补偿是一套120平方米的公寓加55万装修费。 洪晃不答应,她说这是在刨她的根,因为她在那住了50多年,从小到大全是回忆。她从1985年起,花了100多万自掏腰包修房子,包括换屋顶、修墙体,2003年大修一次,有发票证明。 外交部说她美籍身份不合适继续住公房,坚持要收回。洪晃觉得多年投入和情感联系该被尊重,就收集证据上法院打官司。 法院审理时,她主张居住权和维修费,外交部强调产权归国家。官司从2009年打到2011年,外交部发了三次通知。 打官司过程中,洪晃提交了维修票据,法院指定评估公司算了维修费,总共80万。2011年7月,通过东城法院调解,外交部同意付这笔钱,她在15天内搬走。 搬走时,清点院子,发现里面有历史文件,比如尼克松访华的笔记和中英谈判手稿,全移交外交部档案馆。 外交部收回后,2009年投了800万修缮,保留原样,包括雕花门窗和火炕。院子是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就定了,章士钊故居。 修好后开放给公众参观,成了北京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洪晃搬离后,没停下脚步,继续搞媒体和服装设计,在微博上活跃。她后来说过,院子是家庭象征,但她已转向新事业。 这事闹腾几年,反映出公房管理和文物保护的现实问题,章家故事成了历史印记。

0 阅读:0
杰彦评娱乐

杰彦评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