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留下的是五千亿斤粮食,五百万吨棉花,二十多亿美元,六百多吨黄金,还有两万多公里的铁路,一百多万公里的公路,八万多座水库,无数的矿山和油田,却没有留下一分钱给子女。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9年,全国的粮食产量勉强过亿吨,人均寿命只有35岁,工业几乎是一张白纸,铁路公路少得可怜。 在这样一副烂摊子上,这个国家是如何在短短二十多年里,不但让几亿人吃饱了饭,还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甚至为后来的时代留下了某种精神坐标,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在支撑? 故事得从一把“铁扫帚”说起——反腐,这规矩在革命时期就立下了,井冈山上,司务长买猪不给钱,照样处理。 到了苏区,谢步升因贪污公款被枪决,打响了苏维埃反腐的第一枪,即使在延安,战功赫赫的老红军黄克功因情杀人,毛主席也亲笔回信,强调纪律面前没有特殊党员,最终黄克功被处以极刑。 这些都不是孤例,而是在反复申明一个原则:对腐败的零容忍,是为了“救更多干部”,更是为了保持队伍的纯洁。 在建国后,这股风气刮得更猛,当查出刘青山、张子善这两位高级干部贪污的公款,足够五十万百姓吃一年时,中央的决定只有一个:枪毙。 这一声枪响,震慑了全国官场,也让所有干部都掂量出一个道理:权力是公家的,绝不能伸手动,也正因如此,一种清廉的风气开始自上而下地渗透进社会肌理。 而这种严苛的纪律之所以能服众,很大程度上源于最高层身体力行的表率,毛主席一生没碰过钱,所有稿费和工资都由组织保管,去世时没给子女留下一分财产。 甚至主席的生活近乎苦行,一件睡衣打了73个补丁,领子都磨烂了,工作人员想给他换新的,他摆手拒绝:“国家还很困难,能省一件是一件。” 可进北京时带的那口木箱,一用就是二十多年;刷牙用的是最便宜的牙粉;吃饭掉在桌上的米粒,也要捡起来吃掉。 在三年困难时期,毛主席带头节食,七个月不吃一口肉,腿脚浮肿,用手一按就是一个深坑。 谁知女儿李讷在学校饿得晕倒,警卫员于心不忍,想送几块饼干去,也被主席断然阻止:“不能搞特殊,我和我的孩子都不例外。” 更令人唏嘘的是,长子毛岸英牺牲在朝鲜战场,他只默默地把儿子的几件衬衣、袜子收进箱子,一锁就是26年,期间搬了五次家,从未对人提起,他留下的“私产”,除了一屋子书,就是那件补丁摞补丁的睡衣。 这种自上而下的清廉与无私,最终化成了一种巨大的社会能量,五十年代,一场扫盲运动下来,全国的文盲率从80%降到20%以下,农民不仅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也理解了什么是“集体”。 整个社会风气为之一变,上海滩的青楼女子从良,进了纺织厂当工人,北京城里,干部子弟和工人的孩子在同一间教室上学。 至于贪污腐败,刘青山、张子善就是悬在头顶的剑,老百姓家里夜不闭户,路上捡到钱物交给警察,邻里之间搭把手修个屋顶,也从不谈钱。 那个年代,人们兜里没钱,心里却不慌,因为精神世界是饱满的,也正是在这种氛围里,涌现出了一大批今天听来恍如神话的人物。 “铁人”王进喜带着工友跳进泥浆池,用身体压住井喷,喊出“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时,没人琢磨加班费;焦裕禄在河南兰考,带着百姓治沙种泡桐,没人盘算升官发财;雷锋在鞍钢的推土机旁写下日记,要把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也正是这股“劲儿”,让新中国在物质上创造了奇迹,铁路从两万多公里增长到四万六千公里,公路从几乎为零修到了八十九万公里。 并且全国人民肩挑手抬,建起了八万多座水库,林县的红旗渠更是花了十年时间,硬是在太行山悬崖上凿出一条“天河”,解决了几十万人的吃水问题。 而且工业从无到有,造出了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第一艘万吨巨轮,大庆油田甩掉了“洋油”的帽子,原子弹、氢弹相继爆炸,卫星也上了天。 到1976年毛主席去世时,粮食产量翻了一番多,人均寿命从35岁提高到65岁。 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国家最扎实的家底,是工人和农民一锤子一担土,用汗水浇筑起来的。 但毛主席留下的,远不止是粮仓里的粮食和地图上的铁路,更是一种“活法”:当官的,不想着发财;干活的,不计较条件;做人的,不忘了本分。 正是这种精神,让那些穿着补丁衣服的干部,睡在窝棚里的工人,啃着窝头的科学家,硬生生把一个一穷二白、谁都看不起的国家给撑了起来。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1976年之后,中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后来的故事很多人都熟悉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工业引入市场,外向型经济让中国成了“世界工厂”。 【信源】吴连登:毛主席临终前储蓄只剩500多 百万稿费全部上交——河北新闻网
毛主席留下的是五千亿斤粮食,五百万吨棉花,二十多亿美元,六百多吨黄金,还有两万多
虎皮芳草潭
2025-07-31 20:22:29
0
阅读: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