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我不想读书了!”12岁男孩打游戏月入3万,父母支持其辍学挣钱,后来的他怎样了? 2015年,曾有一个12岁的男孩因打游戏比赛赢得50万奖金。 当时,他的父母便决定让他辍学专心打游戏,那最后的结果究竟如何呢? 男孩叫小新,家住江西。他打游戏确实很厉害,参加比赛还赢过不少奖金。 当时有直播平台看中了他的技术,邀请他去做游戏主播。小新开了直播,每天玩给观众看,一下子吸引了好多人,最多的时候有十几万人同时在线看他打游戏。靠着这个,他一个月就能赚到3万块钱。 看到孩子能赚这么多钱,小新的父母同意了让他不去上学,专心打游戏挣钱。 他们认为,时代不一样了,孩子有打游戏的天赋,就像有的孩子擅长弹钢琴或者下围棋一样,应该支持他走这条路。 刚开始,小新的直播事业很顺利。他每天准时上线,虽然年纪小不太爱说话,但游戏技术好,观众爱看,收入也很高。还有职业的电竞团队想找他加入,看起来前途一片光明。 但是,问题慢慢出现了。小新毕竟才12岁,身体还没长好,每天要盯着屏幕打游戏直播十几个小时,身体根本吃不消。 而且他只上到小学,知识懂得少,和人打交道也不太行。直播时如果游戏输了,他还会抱怨观众,让观众不高兴。 更关键的是,直播这个行业变化很快,新的平台不断出现,小新原来所在的平台不行了。他换到其他平台,但怎么也达不到以前的人气,收入越来越少。 没过多久,小新就停止了直播,不再做主播了,自然也没了收入。 和小新形成对比的,是另一个叫铁嘉欣的小姑娘。她才7岁的时候,被一位支教老师拍了一段视频放到了网上。视频里她安静微笑的样子很可爱,一下子火了,成了“小网红”。很多公司看到机会,找上门来想签她,有的甚至开出一百万的年薪,想让她做广告或者当网红。 但铁嘉欣的家人想法不一样。他们觉得孩子这么小,最重要的是上学读书,是养成好的性格。早早去当网红,会耽误她学习成长,对将来没好处。所以,他们拒绝了所有商业邀请,面对媒体也很低调,坚持让铁嘉欣像普通孩子一样去学校。现在的小嘉欣,在学校认真学习,性格懂事,老师同学都很喜欢她。 这两个孩子的不同经历,让我们看到家长的选择多么重要。小新有天赋,也抓住了机会挣到了钱,但放弃了读书;铁嘉欣同样遇到了能快速成名的机会,但家人选择了让她继续普通的学习生活。时间给出了答案:一个早早中断了事业,另一个则稳稳地走在成长的路上。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因为教育孩子,眼光不能只盯着眼前能挣多少钱。有些家长容易陷入几个误区。第一个误区是觉得“现在能赚钱”就等于“未来有本事”。 小新当时一个月赚3万,确实比很多大人赚得多。但赚钱早不等于能力强。孩子12岁到18岁是长身体、学知识最重要的阶段,错过这个打基础的时候,以后想补就难了。就像盖房子,地基没打好,楼盖得再快也容易出问题。 第二个误区是认为“孩子自己愿意”就行,家长不用多管。小孩子想事情往往只看眼前开心,比如觉得打游戏好玩又能赚钱,比读书轻松。 但家长的责任不是孩子想干啥就支持啥,而是要帮孩子看清更长远的东西。比如告诉孩子,做直播竞争很大,真正能成功、能长久做下去的人很少很少,绝大多数人做着做着就做不下去了。让孩子知道这些,再让他选择,这才是真正的负责。 第三个误区是把“行业机会”看得比“读书学习”还重。有人觉得像打游戏、做网红这些新行业很火,比读书有前途。但事实是,无论哪个行业,真正能做得好、做得久的,都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 电竞行业看着热闹,但能靠它养活自己的只是极少数顶尖的人。直播行业更是这样,一万个主播里可能只有几个能真正成功。没有好的基础,光靠一时的机会,很难长久。 所以,培养孩子就像种树。长得太快的树,只能当柴火烧;长三五年的树,也许能做张普通的桌子椅子;只有那些经过十年、几十年慢慢长大的树,才能成为支撑房梁的栋梁之材。 教育孩子也是这个道理,不能急,要踏踏实实打好基础,让孩子有知识、有能力、有健康的身心,这样他们将来的人生才有更多选择,走得更远更稳。让孩子慢慢成长,看起来可能没有立刻赚钱那么风光,但时间会证明,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投资。#MCN双量进阶计划#
当家里有个抽象老爹是一种什么体验?
【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