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三武一宗灭佛,其实道理很简单:凡是不用纳税的,最后一定会富得流油。 佛教自东

小龙评历史 2025-07-31 23:14:15

说说三武一宗灭佛,其实道理很简单:凡是不用纳税的,最后一定会富得流油。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来,经历过四次大低谷,既所谓的“三武一宗灭佛”,三武一宗分别指的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和后周世宗柴荣。 这四人中,除了唐武宗李炎名气小些,另外三人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而从他们灭佛的方式和手段,就能找出他们灭佛的原因。 三武一宗灭佛活动其实说到底就两大点:第一,拆毁寺庙,没收寺庙财产;第二,强迫僧尼还俗。 看到了吗?三武一宗搞的灭佛运动,跟一些人说的所谓信仰之争没多大关系,说到底是财税之争。 寺庙不用缴纳赋税,僧尼不用服徭役、兵役,而赋税、徭役、兵役就是统治者完成统治的主要手段,从这个角度讲,寺庙与皇帝是竞争关系。 “三武一宗灭佛”的原因非常简单粗暴,皇帝没钱了,从寺院里取,皇帝没人了,管寺庙要。 好,这就又涉及到一个时常被讨论的问题了:佛门清净地,为什么不止一次得变得佛的流油呢? 第一层原因就是大家通常理解的那样,宗教收割的是信仰,信仰没有固定价格,所以可以漫天要价坐地还钱。 但你以为古代寺院富可敌国是靠那一点点香火钱支撑起来的吗?当然不是,香火钱只是小把戏,真正让寺庙做大的是金融。 《长安的荔枝》里就有寺庙放贷的桥段,这种事在古代很常见,寺庙是怎么变成“金融机构”的呢? 其实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寺庙不用上税。 历史上有一个铁律,凡是不用上税的,一定会成为别有用心者的避税工具。 既然寺庙不用上税,那么一定会有脑子灵活的人把资产挂靠在寺庙名下以此来达到避税的目的。 这样一来,寺庙手中会有大量的资金。 今天,凡是有大量现金流的企业都会去做金融,让钱生钱,古代的寺庙也是这个意思,可以避税的属性让寺庙拥有大量现金流,而这些现金流会被拿出来放贷赚钱。 这样几个循环走下来,寺庙就会富得流油,任何机构都有扩充自己规模的冲动,寺庙当然也不例外,手中有大量财富的寺庙会大量从社会上吸纳弟子,而加入寺庙成为僧尼就可以不用交税了,所以大量穷人会选择加入。 而一旦走到这一步,新的问题就出现了,大量穷苦人为了活命而加入寺庙,但在进入寺庙后,会发现此时的寺庙富得流油,将多到数不清的钱放在从来没有见过钱的人眼前,会是什么结果?面对这样的诱惑,有几个人能继续遵守清规戒律。 随着佛门的清规戒律被突破,其宗教属性会被淡化,佛门清净地也就变成了单纯以赚钱为目的的寺院经济体。 这些宗教经济体不断扩张,直到超出统治者忍耐的极限。

0 阅读:190

猜你喜欢

小龙评历史

小龙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