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筹拍《戏台》,陈佩斯给余少群打电话:“我想请你出演凤小桐。”余少群又惊又喜,但他转头却拒绝。
主要信源:(搜狐新闻——电影《戏台》明日上映 余少群:做随时都能打开抽屉的演员;舜网新闻——电影《戏台》济南路演 陈佩斯:观众的笑声就是我最大的享受)
2023年,陈佩斯筹备电影《戏台》,他拨通了余少群的电话,开门见山:“我想请你出演凤小桐。”
电话那头的余少群又惊又喜,这是来自前辈的认可和珍贵机会。
但当他仔细了解角色。
那个在“真假霸王”纷争中坚守本心的名角,起初误以为凤小桐在戏里夹杂了丑角特质时,他却出乎意料地拒绝了邀请。
余少群难以割舍心中那份对戏曲艺术纯粹性的守护。
陈佩斯没有放弃,再次恳切地沟通,向他剖析角色内核。
最终,被这位老艺术家执着和对艺术理解深刻所打动,余少群点头应允了这份沉甸甸的托付。
电影里的余少群扮演名角凤小桐。
当军阀大帅错把包子铺伙计认作红角,强行要登台凑数时,凤小桐坚守戏曲的本真格调。
他饰演虞姬在台上水袖轻舞,风华绰约。
台下岁月流过,余少群将凤小桐的柔韧和风骨展现得淋漓尽致。
凤小桐这个角色,在乱世里保持内心纯净。
他饰演的虞姬柔美端庄。
当戏台被战火波及,即便炮弹在旁边炸开,虞姬依然不动摇,站在她的西楚霸王身边,唱念做打一丝不苟。
这不是为了演戏,而是源于内心的爱和坚持。
余少群饰演的凤小桐,恰和另一个虞姬扮演者尹正形成映照。
尹正在综艺节目和电视剧里展示过旦角风采。
两人扮相各有特点:余少群身段舒展柔美,眼神流转间带出戏曲深厚的东方韵味,举手投足都像是戏中人。
余少群能演好凤小桐,和他早年经历密不可分。
他14岁考入武汉艺术学校学戏,在专业训练中每天练功是家常便饭。
当年排演传统剧目,余少群就已是学校的优秀学生。对戏曲,他始终抱着虔诚态度。
青春期身高猛涨给余少群带来忧虑,怕影响登台。
听老师建议他开始控制饮食,高强度练功。
有时控制强度太大,身体也会吃不消。
那时奶奶心疼他,半夜给他煨莲藕汤。
一碗碗热汤中融进了祖孙情意,也支撑他稳定身高在1米75,延续戏台梦想。
2006年《梅兰芳》选角成为余少群演员生涯的重要转折。
虽然主攻汉剧,面试时他唱了段京剧展现诚意,关键在一个回眸和下蹲姿势间的精准表达让导演认可了他扎实功底。
为了贴合梅兰芳神韵,余少群花费8个月苦学京剧,跟随梅葆玖先生及前辈细致模仿梅派风骨,包括一个手势、一段步履都要反复琢磨。
手指长时间练习兰花指的动作后,常常要浸在温水里才能缓解疼痛。
这些努力换来2008年凭借“青年梅兰芳”一角,斩获金马、华表等多项重量级最佳新人奖。
成名之后,角色也接踵而至,演过小太监、少林武僧、宁采臣、唐太宗李世民等。
但因面貌清秀,有时他也被外界贴上“阴柔气太重”的标签。
面对这些声音,余少群保持冷静态度。
2013年前后,他的选择耐人寻味,工作重心再次回转向戏曲本身。
参与传承推广活动,在“戏曲进校园”中和孩子们分享汉剧故事,为年轻人拍戏曲教学视频。
他反复强调:“戏曲是根基,拍戏只是道路上的缘分。”
生活中的余少群简单随性,穿着素净,戴顶帽子出行与普通人无异。
他有独特运动方式,推崇“爬行运动”让身心和谐。
四十多岁仍保持单身,享受着属于自己节奏的自由生活。
与刘亦菲合作后成了朋友,但友谊界限始终分明。
拍《戏台》时要长时间勒头,余少群每天都要忍受大脑缺氧的苦楚。
有深厚戏曲功底的加持,余少群扮相惊艳,水袖流转间尽显名角风采。
作为票友的黄渤也曾尝试戏装扮相,但终究只及皮毛。
在路演现场,观众能直观感受到余少群那份岁月磨砺出的专业气场,这种功力绝非一日之功。
从汉剧舞台到大银幕再回戏曲艺术源头,余少群的经历如同戏曲中编排精良的戏目。
影片《戏台》尾声处,凤小桐选择和真霸王共赴生死,展现角色傲骨铮铮。
戏外,余少群坚持将戏曲艺术作为精神归宿,这份文化责任在他心中沉甸厚实。
在鼓板弦乐和观众喝彩声中,余少群已在水袖轻扬处寻觅到他艺术生命的深层意义。
戏中真味,唯有坚持者方能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