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可怕了!”福建,一个19岁男孩,在打完篮球后热极了,顺手抄起一瓶冰饮料,"咕咚咕咚"几口就灌了个精光。岂料,就是这几秒钟的痛快让他胸口阵阵剧痛,直不起腰,一起打球的朋友吓坏了,赶忙叫救护车。可谁也没料到,人送到医院,医生拼尽全力也没能救回来,被诊断是突发性心梗!网友:“血的教训!以后再也不敢这样干了!” 福建19岁的男孩小辉永远不会知道,高考结束后的那场篮球赛,会成为他生命的终点。当他在酷热中灌下整瓶冰饮时,或许只想着驱散暑气,却没料到这成了一瓶“毒药”。五分钟后突发的急性心梗,让这个年轻人,永远停在了19岁。 这个事件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个被忽视的真相:高温天剧烈运动后,那些追求 “瞬间凉爽” 的习惯,可能藏着致命危险。 医生在分析这起悲剧时,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剧烈运动后的身体,就像一口烧得通红的铁锅。这时候猛地灌下冰饮,相当于往滚烫的铁锅上泼冷水。 低温会让血管瞬间 “受惊” 收缩,更麻烦的是,骤降的温度会让血液流动速度放缓,就像河道里的泥沙突然沉积,大大增加了血栓堵塞血管的风险。 “年轻人常觉得自己身体好,其实潜在的心脏隐患可能没被发现,这种剧烈刺激就像点燃了导火索。” 参与抢救的医生特别强调,这种危险并非针对特定人群,而是所有人在身体 “高热活跃” 状态下的共同风险。 事情发生在几天前的午后,刚考完高考的小辉约了朋友打全场篮球。烈日下奔跑了一个多小时,他浑身被汗水浸透,抓起场边的冰镇饮料就往嘴里灌,一口气喝了大半瓶。 根据同行的朋友回忆,他喝完还抹了把嘴说“真爽”,可没过五分钟,就突然捂着胸口蹲下去,脸色发白,说不出话。 大家慌忙打急救电话,救护车赶到时,小辉已经陷入昏迷。尽管医院开通了绿色通道抢救,最后还是没能留住他,小辉最后留下的只有诊断书上“急性心肌梗死”几个字 消息传到网上,评论区被惋惜声淹没。还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打完球直接冲冷水澡,差点晕过去”“夏天总把冰可乐当水喝,现在想想后怕”。 更多人开始转发医生的提醒,有人特意把 “运动后不能猛灌冰饮” 设成手机壁纸,“宁愿麻烦点,也不能拿命赌” 成了大家的共识。 小辉的悲剧,其实可以避免。医生给出的建议简单但很重要,总结下来关键就在 “慢” 和 “缓” 两个字。 运动后先别急着找水喝,找个阴凉处站定或坐下,用手掌轻轻拍打胸口和手臂,帮助呼吸平稳下来,这个过程大概需要 4 到 6 分钟, 就像让高速运转的机器慢慢减速。等心跳没那么急促了,再拿常温的水或淡盐水,每次喝一口含在嘴里,慢慢咽下,一次别超过 50 毫升,分多次补充。 还有“三个不要”,不要对着空调风口直吹,不要用冷水洗脸擦身,不要立刻吃冰西瓜、冰棒等生冷食物。高温天运动最好选在早晚,随身携带小毛巾擦汗,一旦感觉心慌、头晕,马上停下休息。 身体也需要“缓冲期”。夏天追求凉爽没错,但用对方法才是对自己负责。就像老话说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信息来源: 大河网《冰饮料猝死,火上热搜!19岁男孩喝冰饮后不幸去世,医生:高温天千万别猛灌冰饮料,会增加突发心梗的概率。》 文|黑子 编辑|南风意史
“太可怕了!”福建,一个19岁男孩,在打完篮球后热极了,顺手抄起一瓶冰饮料,"咕
南风意史册
2025-08-01 11:13:02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