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俄的远东地区,会不会认祖归宗?答案很明了,正如金灿荣教授所说,面对一个15亿人

历史瞭望观察 2025-08-01 13:27:05

大俄的远东地区,会不会认祖归宗?答案很明了,正如金灿荣教授所说,面对一个15亿人口的工业化强国,远东那7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迟早是守不住的。 大俄的远东地区,会不会认祖归宗?答案很明了,正如金灿荣教授所说,面对一个15亿人口的工业化强国,远东那7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迟早是守不住的。 在历史长河中,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形成充满了扩张的痕迹。从17世纪起,沙俄逐步向东推进,最初通过探险队进入西伯利亚和黑龙江流域,逐步蚕食周边土地。 1689年签订的尼布楚条约明确规定外兴安岭以南属于清朝管辖,但沙俄并未严格遵守,继续小规模渗透。到19世纪中叶,趁清朝内外交困,沙俄强行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获取约百万平方公里土地,包括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区域。这些条约被视为不平等协议,直接导致清朝丧失大片领土。 沙俄随后设立行政区划,如滨海边疆区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开始资源开发,但扩张速度远超人口定居能力。 18世纪后期,凯瑟琳大帝试图吸引欧洲移民,却收效甚微,多数人因气候严寒和交通不便而放弃。苏联时期,远东被视为资源基地,大力投入重工业和军事设施,人口一度达到高峰,但依赖计划经济模式,忽略了长期可持续性。 1991年苏联解体后,远东面临剧变,人口从800万下降到2021年的797万,预计2025年进一步降至约600万。老龄化比例超过25%,年轻劳动力每年流失近10万,城镇化分化明显,大城市如符拉迪沃斯托克相对稳定,小型聚落则空置率高。 经济方面,这片占俄罗斯国土近40%的区域,2023年GDP仅占全国3.5%,2025年第一季度工业生产指数虽升至102.2%,但主要依赖资源出口,如石油、天然气和木材。 贝阿铁路部分未电气化,运输效率低下,制约物流发展。俄罗斯政府推出2025年前远东和贝加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旨在融入亚太经济圈,吸引投资和人口,但人口密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投资吸引力有限。 资源丰富却开发滞后,极寒气候导致基础设施维护成本高,医疗和教育设施落后,进一步加速人口外流。俄乌冲突加剧西方制裁,远东开发愿望与现实脱节,需要转向国际合作,尤其是东方伙伴。 中俄关系在此背景下深化,从2001年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起步,逐步升级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2004年边界条约解决东段争议,经联合国备案,确保边境稳定。2009年批准东北地区与俄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合作规划纲要,将边境合作提升到国家层面。 2018至2024年中俄远东合作规划强调经贸、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中俄经济合作重点方向联合声明,扩大贸易规模、优化结构、发展电商。双边贸易额2023年达2401亿美元,2024年突破2000亿目标,2025年继续增长。 天然气管道西伯利亚力量于2019年投产,2025年输送量达380亿立方米,占俄远东开采量的60%。远东农产品和木材70%出口中国,通过绥芬河等口岸流通。黑龙江省对俄贸易70%来自远东,共建19个跨境产业园区。 俄罗斯推行远东一公顷土地法,设立23个超前发展区,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覆盖22个城市,但本地居民30%在绥芬河购房获取居住证,反映出生活条件差距。东北振兴战略与远东开发对接,俄罗斯对华开放700万平方公里土地,人口不足800万的经济体需要外部人力和物力支持。 中国制造业对资源的渴求形成互补效应,2024年中俄建交75周年联合声明重申深化合作,普京访华出席博览会。东方经济论坛释放吸引外资信号,中俄合作互补性强,中国提供投资和技术,俄罗斯输出资源,边境成为纽带,市场规律主导进程。 俄罗斯2025年前远东和贝加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解读2011-2025年发展总体战略目标通过加速战略使各联邦主体GDP增长速度超过全俄平均0.5个百分点。俄罗斯远东和贝加尔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展望2014-2016年人口情况预测2019-2025年经济走势。 俄罗斯远东地区维基百科以远东经济发展重点基础建设经济独立于国家主要部分公私合作伙伴关系重大投资项目至2025年计划10万亿卢布国家预算私人投资。俄罗斯远东人口社会与经济发展基于历史现实长时间跨度论述人口发展外来移民经济问题社会发展形成。俄罗斯远东发展基金世界第六大经济体GDP国债率低17.7%外汇储蓄3780亿美元预测2030年GDP5.9万亿美元相当于15年内。 这些事实摆在眼前,你如何看待远东的未来?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或许你的观点能激发更多讨论。

0 阅读:0
历史瞭望观察

历史瞭望观察

站在高处,瞭望历史风云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