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4年,袁绍兵败,曹丕看上了袁绍的儿媳甄宓,定要娶她为妻。他和甄宓恩爱17

历史奇话站 2025-08-02 00:03:04

公元204年,袁绍兵败,曹丕看上了袁绍的儿媳甄宓,定要娶她为妻。他和甄宓恩爱17年,没想到曹丕称帝后,却直接给了妻子甄宓一道赐死旨意。 甄家的祖上是官宦之家,甄宓三岁那年,父亲去世,甄宓共有兄弟姐妹8人,她是家里孩子里最特别的那一个,有相士给她说她“此女子日后贵不可言”。 甄宓知道自己的与众不同,从小就开始严格要求自己。 甄宓七八岁时,姐姐们都去上街看戏,甄宓就不去,姐姐问她为什么不去,甄宓回答:“这岂是女子看的东西?”她不去看戏,而是跟着哥哥们一起来练习。 甄宓不仅在众姐妹中脱颖而出,她还是个善良的人。她看母亲对自己的嫂子不好,就经常劝她要好好疼爱嫂子,久而久之,母亲被她说动了,一家人的生活其乐融融的。 甄宓小小年纪就懂得家和万事兴。 东汉末年,战乱不断,百姓没有粮食吃,甄家条件比较,粮食充足,甄宓的哥哥们就把粮食高价售出,挣了大量的金钱。十岁的甄宓知道后,非常反对哥哥们的做法。他让家人把粮食拿出来赈济穷人,这样不仅能收买人心,还能保证家族安全。 事实证明甄宓是对的,在乱世中,甄家依然能保存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甄宓慢慢长大,她的优秀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大军阀袁绍听到甄宓的名声,就向甄家下聘礼,希望甄宓嫁给自己次子袁熙。 甄家考虑到袁绍的势力,他是最有可能称帝的人选,再加上这个时候甄家已经开始慢慢败落了,所以他们同意把甄宓嫁给袁家。 袁熙担任幽州刺史,代表家族镇服北方,婚后长期不在邺城的家中,所以甄宓与他结婚后,经常过着独守空房的日子。 甄宓嫁到袁家没有几年,袁家势力在和曹操的对抗中,节节败退。尤其是官渡之战之后,袁绍丢盔弃甲,郁郁而终。 公元204年,邺城被攻破,曹操和曹丕占领了袁家。 甄宓作为家眷,和婆婆家眷们被他们父子控制,就在甄宓觉得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曹丕却下令要保护好袁家的家眷。 原来曹丕看上了甄宓,不久后就让父亲曹操去袁家提亲。 甄宓考虑到曹丕家族具有和袁绍家族具有的所有优点,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更重要的是,对于她来说,能在乱世中找到倾心爱慕自己的爱人,殊难不易,所以她同意嫁给曹丕。 两汉魏晋时期,中国人对婚姻的观念还比较开放。离婚改嫁被人们普遍接受。 曹丕的母亲、曹操的正妻卞氏就是军营娼妓出身,日后照样成了曹魏王朝的皇太后。 甄宓和曹丕结婚后,一直住在妻子,虽然曹丕有原配夫人,但是他觉得原配哪哪都不如甄宓,想要把她赶走,无论甄宓怎么劝阻,曹丕还是坚持把原配赶回了娘家。 甄宓不仅胸怀大度,而且还很贤惠,她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她与婆婆的关系也非常好。 几年的时间里,甄宓为曹丕生下了长子曹叡和长女东乡公主,一家人的生活非常幸福。 然而,曹丕终究不是普通男子,不可能和甄宓一直过着小儿女的日子,随着曹家的权势越来越大,曹丕也越来越忙。曹丕开始不断出外办事,在邺城的时间越来越短。他先是做了魏王世子,在父亲死后接班做了魏王。之后又建立了曹魏王朝,曹丕成了魏文帝,定都洛阳。 曹丕称帝后,他身边的美女越来越多,甄宓在他心中的位置也越来越低。 由于甄宓没有和曹丕在一起,所以两人的感情就越来越淡,她也渐渐失宠。 当时曹丕有个美人叫郭氏,她长得没有甄宓好看,也没有甄宓有文采,她还是侍女出身。但是她经常跟在曹丕的身边,为他出谋划策,还能照顾曹丕的生活。 因此,更年轻貌美、对曹丕更有帮助的郭女王,能代替甄宓,成为曹丕新的宠爱对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后来甄宓只被封了个“夫人”的名号,郭氏却被封为地位不相上下的“贵嫔”。 甄宓觉得自己有这样的下场全是因为自己不够极力主动,这样苦闷的日子她过得很痛苦,于是就给曹丕写了一首《塘上行》。 甄宓希望能够唤起曹丕对夫妻间的美好时刻的回忆,从而改善自己的境遇。 一个正常人看到这样的诗句应该会回忆起夫妻间的美好时刻,从而唤起旧情。 没想到,曹丕从这首诗里读出的却是愁苦和哀怨,他原本就对甄宓不满,这次更是激怒了他,一气之下,他派使者前往邺城逼甄宓服下毒酒自杀。 面对使者的强硬,甄宓无从抵抗,只得乖乖就范。 然而,曹丕觉得这样毒死甄宓,并不解恨,还下令让甄宓“披发遮面、以糠塞口”下葬。用头发披散完全遮盖住脸和眼睛,用米糠等物塞满口鼻。 甄宓美貌绝世,才情出众,理应成为那个时代耀眼的明星,但是她却不幸成了命运的受害者。 甄宓是善良和坚韧的,但是由于人性的复杂和历史的残酷,她最终成了政治权谋的牺牲品。甄宓的命运让人感慨,也让我们反思社会中对女性的不公平和权力斗争的残酷。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0 阅读:49
历史奇话站

历史奇话站

奇话连篇,趣谈历史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