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向中国每年出口20亿,都是些什么商品?说出来估计大家都不敢相信,毕竟它出口的

仙瑶舞鹤影 2025-08-02 06:07:32

朝鲜向中国每年出口20亿,都是些什么商品?说出来估计大家都不敢相信,毕竟它出口的这些商品普通人一般都用不到! 先说说朝鲜出口的“主力选手”。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朝鲜对华出口里,超过一半是人造牛毛和绒毛。这些东西听起来玄乎,其实就是用来做假发、假睫毛和人造花的原材料。 朝鲜劳动力成本低,钩织一顶假发需要工人手工操作几十小时,这种耗人力的活在朝鲜干最划算。这些假发从朝鲜运到中国,再通过义乌小商品市场卖到全球,咱们平时在淘宝上买的“韩式假发”,说不定就来自朝鲜工人的手。 再看资源型产品。朝鲜矿产资源丰富,按理说煤炭、铁矿石应该是出口大头,但国际制裁把这条路卡死了。2017年联合国禁止朝鲜出口煤炭后,中国企业换了个玩法——合作开采。 比如中朝合作的茂山铁矿,中国提供技术和设备,开采出来的铁矿石一部分供朝鲜炼钢,多余的就运回中国。这种模式既规避了制裁,又让朝鲜赚到了外汇。不过受技术限制,朝鲜铁矿石品位低,开采成本高,2024年矿产出口占比已经降到了30%左右。 还有个让人意外的出口项——电力。朝鲜自己电力供应都紧张,却把一部分电卖给中国。 这其实是没办法的买卖:朝鲜急需外汇进口原油和粮食,只能勒紧裤腰带省出电力换钱。中国东北的企业通过边境电网接收朝鲜电力,虽然量不大,但对朝鲜来说是救命钱。 水产品出口也有新花样。朝鲜东海岸盛产鱿鱼、明太鱼,但缺乏加工能力。2024年朝鲜和中国合资在金策市建了水产加工厂,鲜鱼上岸后直接加工成鱼干、罐头,通过丹东港销往中国内陆。这种“前店后厂”模式既解决了朝鲜的技术短板,又让中国消费者吃到了便宜海鲜。 朝鲜出口的商品结构变化,其实是一部被制裁逼出来的“求生史”。早年朝鲜靠卖煤、铁就能赚外汇,但制裁来了之后,只能把目光转向假发、假花这类“低技术、高人力”的产品。2023年,朝鲜假发出口额高达11.77亿元,占对华出口的57%,反超了传统矿产。 不过,这些商品大多不会直接出现在普通消费者眼前。朝鲜出口到中国的假发、假花90%以上通过转口贸易流向欧美,矿产和电力则直接进入工业链条。咱们平时逛超市看到的“朝鲜冷面”“辣白菜”,其实只占中朝贸易额的零头。真正撑起20亿出口额的,是那些藏在产业链深处的“隐形商品”。 中朝贸易的本质,是一场“资源换生存”的默契合作。朝鲜用人力和资源换外汇,中国则通过边境贸易和技术输出,在东北亚保持着战略缓冲。这种合作既不是施舍,也不是占便宜,而是两个邻居在复杂国际环境下的生存智慧。

0 阅读:56

猜你喜欢

仙瑶舞鹤影

仙瑶舞鹤影

仙瑶舞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