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害性不高,侮辱性极强!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其中北欧五国中,有四国被免签,唯独不给瑞典,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中国从2023年底开始大推免签,目的就是拉动旅游、刺激经济、秀软实力,到2025年7月,免签国家已经扩到74个,覆盖欧洲、亚洲、拉美、中东,允许最多30天的旅游、商务或探亲停留。 2024年,2000多万外国游客免签入境,占入境总人数的近三分之一,同比翻了一倍。 这成绩单够硬,证明中国的开放不是嘴上说说。北欧国家都是高收入市场,游客对中国文化和经济吸引力不小。 2024年7月,挪威先拿到了免签,紧接着丹麦、芬兰、冰岛也跟上,唯独瑞典被冷落,只能用10天过境免签。 这区别对待,摆明了是在告诉瑞典:想上30天免签的船,先把关系修好。 中国的免签政策从来不是随便撒糖,而是精心算计,专家崔洪建说得清楚:免签是对双边关系的一次“体检”,想拿这福利,得先在台湾问题、人权争议上别踩雷。 中国把瑞典、立陶宛、捷克这三个欧盟国家排除在30天免签外,原因都是这些国家在敏感问题上态度强硬。 比如,瑞典和立陶宛都支持台湾的所谓“国际空间”,捷克也在台湾问题上挑事。 中国用免签名单划线:想吃政策红利,先把双边关系摆正。 瑞典被排除,影响可不小,旅游方面,瑞典人去中国得老老实实办签证,时间成本、费用都上去了。 挪威游客就说,免签省了大麻烦,不用跑两次大使馆,瑞典人看着邻国轻松去中国,自己却得折腾,心里肯定不平衡。 更要命的是,瑞典企业在中国的竞争力可能受拖累,中国是瑞典的重要市场,2024年双边贸易额180亿美元,沃尔沃、宜家都靠中国赚钱。 免签带来的商务便利,挪威、丹麦企业能用上,瑞典企业却只能干瞪眼,长此以往,瑞典的经济利益和国际形象都可能吃亏。 以前,西方国家爱用签证政策当筹码,逼中国让步,现在中国反过来用免签当杠杆,精准施压不友好的国家。 2024年,中国对澳大利亚、新西兰开放免签,双边关系立马拉近,瑞典却因为华为事件吃了闭门羹,中国对瑞典科技企业的准入门槛也提高了。 信息来源:上观新闻
伤害性不高,侮辱性极强!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其中北欧五国中,有四国被免签,
小加娱的史书
2025-08-02 10:15:46
0
阅读:152